这时的澳本聪立刻变得烦躁起来,开始恼羞成怒破口大骂,叫主持人精进法律知识,怒呛对方:拜读一下法律书籍,去看看所谓的证据究竟是什么。
当被问及他的攻击性行为时,Craig Wright回答说,他是纯正的澳洲人,在回呛时从不示弱,接着他又声称,作为比特币的发明者,这实际上让他的生活更加困难。
比特币SV(BSV)又爆拉啦。昨日,一张伪装成币牛牛新闻快讯的截图出现在微博以及各大微信社群中。这条虚假新闻声称,Craig Wright已经从所谓的中本聪钱包中转出5万个比特币(BTC)到币安,此举证明他是中本聪。BSV持续暴涨,从昨天的122.03美元直接爆拉到今日早晨的220.47美元,24小时涨幅达到88.34%,市值冲进前8。
数据来源:QKL123
澳本聪在2018年11月的BCH分叉中创建了BSV。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他是比特币的创造者中本聪,但他的说法始终遭到广泛的质疑。许多评论家表示,如果他真的是中本聪,那么他应该能够控制挖掘了第一个比特币的钱包私钥——因此只需要从中进行小额的转账就能证明一切。
因此,欺诈者就利用了这一点,直接炮制出这条假新闻:
“奥本聪从BTC最大地址转入币安5万枚BTC,这也证实了奥本聪为中本聪。由于奥本聪按照约定转入币安5万枚btc,今日CZ将兑现承诺在币安重新上架BSV以及在推特会对奥本聪道歉。”
这种骗局很常见。Primitive Ventures的创始合伙人万卉在推特上表示:
“这个伎俩很容易被许多诈骗者所使用,很多中国加密媒体都通过微信上面的图片传播突发新闻,而不是传播新闻链接。所以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相同的主题模板,然后PS一条假新闻。”
币牛牛创始人黄锦也在其朋友圈发布声明,表示近期有人恶意使用币牛牛快讯P图传播谣言,造成恶劣影响,币牛牛官方不会做出有损品牌的事情,特此提醒大家。
V神也在凑了个热闹。他在评论中表示:
“我们迫切需要经过网站验证且有数字签名的截屏,这也会让智能合约预言机更容易些。”
随后他也皮了一下,配上一张P图。图中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不要在没有亲自验证原文链接的情况下相信推特上的截图。
这种骗局的手段并不高明,不过效果的确很好。在经历了一天的暴涨后

类似虚假消息手段,BSV并不是第一次使用。5月21日,澳本聪宣布获得原始比特币白皮书和代码的美国版权注册,一度让不明真相的小白以为澳本聪真的就是比特币的发明者中本聪。受此消息影响,BSV大涨,一度从62美元冲至195美元,实现火箭拉升。随着媒体辟谣,BSV才逐渐回落。
交易所的挖矿模式是近期的大热门,但似乎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命都不长,而且时间越来越短,从原本的能持续一个礼拜到只能持续三天,最后甚至一天就结束了,挖矿交易所还能存活多久?FCoin掀起挖矿交易风暴,但是又能存活多久?
交易所的挖矿模式是近期的大热门,但似乎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命都不长,而且时间越来越短,从原本的能玩一个礼拜到只能玩三天,到一天就玩完了,但是很神奇的是,这个模式的始作俑者Fcoin却还活的好好的,那跟风的为什么会死相一个比一个惨?
FT模式的核心
FT模式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即交易=挖矿=获得平台币,然后持有平台币=分红平台所有收入。FT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当你想要获得平台币来分红的时候,你必须去刷交易量,然后你付出的手续费会变成平台币到你手里,获得平台币了,才能获得高分红。所以为了吸引人,一开始的FT分红率是很惊人的,如果你在FT一开使买入2万人民币,每天大概可以获得3000人民币的分红,即便不计算FT的价格

而后,FT加大了刺激吸引用户的力度,推出了20%的注册返佣机制,而这恰恰是跟风FT模式交易所崩盘的诱因。如果当过矿工的朋友应该清楚,当FT推出了20%注册返佣之后,游戏规则其实就变了。因为返佣20%的这个机制,其实是可以进行无风险套利的。举个例子,我注册两个账号,一个大号一个小号,在20%注册返佣的政策下,我的大号可以获得小号交易挖矿手续费的120%返还。也就是说,我只需要注册两个账号,每交易一次,就净赚手续费20%的等值FT。
注册两个账号难吗?肯定不难。所以只要不是特别懒的人,几乎每个刷量的矿工都多了20%的收益,而这多出来的FT,你会一直持有拿分红?还是说直接抛售?要知道,FT的收益率在后期一路下滑到日收益1%不到。
跟风FT必死?
跟风FT其实是必然的事情,但盲目跟风FT必死几乎也是必然的事情。这些交易所几乎都直接套用FT模式,修改了一下具体的参数,如FT返80%,我就返100%,FT注册返佣20%,我就返50%,FT没有初始激励,我就搞个创世挖矿等等。这些交易所的想法很简单,FT既然能成功,我只要比FT做的还要FT,我也能成功。也许他们并没有好好的思考过FT模式的本质是什么,才敢如此大胆的把FT模式往自己身上套。真实情况是,搞创世挖矿和超高返佣的跟风交易所,基本上都在3到5天内死了,因为你根本经受不住矿工们超高的“热情”。
FT如何升级?
FT的本质逻辑是用一周的时间把泡沫吹起来,在用一年的时间去把泡沫挤掉。这跟比特币的挖矿逻辑是相反的,人家是越挖越少,FT是越挖越多。这种看起来无法维持的经济模型还有升级的空间吗?
当然有,而且并不难,在FT的模式中,核心要素是挖矿控制和挖矿成本。也就是说,现在的交易所挂掉,一方面是对挖矿的控制力不足,让矿工可以无上限的挖,一方面是矿工存在无风险套利的情况。所以,一旦你让挖矿变得有成本和代价,那便会出现一种博弈的状态,这种博弈的状态会促使平台持续平稳中良性向上发展。而没有博弈的市场必然会迅速凋亡,这也就可以解释BKEX和COINEX平稳中略带下行发展的现象。BKEX和COINEX从一开始就限制了挖矿上限的,所以他们还没有走到尽头,如今还活着,但这种代价是反映在平台币在涨幅上比较有限。
所以会有一种FT的升级版会激发博弈从而促使平台持续平稳中良性向上发展吗?我们不得而知,大家感兴趣的话也可以持续关注下。
被庞氏这层迷雾笼罩着的不只有满地的生灵涂炭,还有价值的曙光......历史上最长的庞氏骗局,是麦道夫的对冲避险基金,维持了超过20年。这种存续较久的项目一般在这两方面做的比较出色:
第一是持续获取新客的能力。新客及带来的新的资金流是庞氏骗局的食物;
第二是减少资金池外流的能力。尽可能降低投资人提取资金的频率和金额。
归根到底,这两点可以归纳为四个字——开源,节流。
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两方面能力并不只是庞氏骗局才有,任何一个公司,甚至是经济体来说,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庞氏骗局作为一个经济体,它的目标和传统的公司是一致的——尽可能长的存活,只不过庞氏采用了一种饮鸠止渴的手段。
在本文中,我们将进一步剖析庞氏骗局是如何实现开源和节流这两个目标。同时,通过梳理其实现过程,我们希望找到一些积极的方式以真正推动组织或经济体的发展,更好的去执行开源节流以拓展经济体的生命周期。
一、开源:传统获客 VS 传销获客
一般的经济体通常先生产产品,再通过销售这个过程实现获取收入,从而推动组织的发展。
但庞氏的发展模式则不同,它不涉及任何内部劳动(除了团队想法设法为推广付出编故事的努力),直接以推广传播来推动组织的前进。
推广和传播是任何一个产品在销售过程中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每一个企业在销售中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推广和传播的价值
在这里,我们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任何形式的某种产品(实体产品,互联网产品,金融产品),它的价值会因为推广和传播发生改变么?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价值会因为推广而增大。
我们可以对实体产品,互联网产品,金融产品逐一进行分析,并得出这个结论:
实体产品相对来说价值比较恒定,不太会因为推广和传播导致其价值的改变。但互联网崛起之后,很多实体产品的价值也慢慢受到网络效应的影响,工业产品的标准化就是个很好的案例。产品一旦形成标准并推广后,使用的人会越来越多,而越多人的使用会使得这个标准更牢固。如果从“价值”等于“被需要的程度”这个角度来看,实体商品的价值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而提升了。
互联网产品的价值变化可以用梅特卡夫定律说明。聊天软件,视频网站等需要通过网络连接的产品,使用该产品的人越多,产品本身的价值也就越大。每多一个人使用都会提升产品本身的价值。
金融产品很多也具备网络效应。当你需要借贷服务的时候,你总是倾向于选择一个有更多人使用的借贷平台,从而可以让你更快速的对接到资金需求。人们选择交易所的原因也是如此,大家总是期望选择流动性更好的交易所,从而可以快速满足交易需求。流动性更好意味着有更多人在这个平台上交易,平台的价值也就越来越大。
必然崩盘的传销模式
既然对于任何产品的推广和传播是会一定程度的提升产品的价值的,那么有人会说,这不正是庞氏骗局,或是更确切的说——传销组织的强项么?他们通过包装,画大饼,高息诱惑等等极具侵略性的推广手段来获取足够多的资金支持。
如果能提升价值的话,为何最终他们没有经久不衰,最终都陨落了呢?因为少考虑的一个因素,正如我们在往期文章中《脑洞:从 BNB 重解商品、证券、货币三位一体「超级载体」的未来意义》所描述的,价值会随时间被消耗。这些受众如果不是因为产品本身至少在某个点上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也不会加入。
庞氏骗局用侵略性的方式扩展的代价就是其带来的价值增益远远不足以弥补其未来价值损耗率的提升,故崩盘是必然结局。
我们可以来从这两个维度来简单模拟一下,规模扩大带来的价值增益通常是以梅特卡夫定律形式表现的。
图一:规模对于价值的影响
我们来看图一,图一表示的是不同规模下,价值与时间的关系,因为在梅特卡夫定律中只考虑了规模和价值的关系,那么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同等规模下,价值随时间的变化是恒定不变的。而当规模发生变化,从X到X+1,再到X+2,价值在纵向维度上有了一个提升,而且该提升会随着的增大而非线性的放大,因为梅特卡夫定律公式为V=Cx²。
图二:同一规模下价值随时间损耗
图二表现的就是在同等规模下,价值会随着时间产生逐步损耗。这个损耗是线性的,损耗率与规模成正比,也就是说如果人员规模为x,那么在∆t的时间内,其需要支出的利息为r1x,r1为承诺的利率,这里我们还未考虑复利以及本金抽取的情况。那么图二表现出来的就是一条随时间下降的斜线。
图三:庞氏骗局的价值走势
我们把两张图合起来看。对于一个庞氏骗局来说,如果他的规模不扩充他就会以一定的损耗率吞噬他的价值,规模扩充在图中表现为价值的向上跃升,而且后一次的价值跃升会比前一次来的更大。同时,每一次的规模提升也会相应的提升价值的损耗率,最终导致损耗率的极具上升带来价值的加速归零。
所以庞氏骗局必须在每次规模提升时,获得更多的提升以覆盖价值损耗率的扩大,但是对于影响价值的两大因素,规模总是有天花板的,而时间是可以长期延续下去的。故其必然以崩盘告终。
区块链领域的推广模式
在区块链领域里,价值因为不被推广而无法持续扩张的项目比比皆是。一个优秀的项目也需要好的PR和宣传。很多质地优良的项目,由于创始人是偏技术背景,完全不懂得宣传,只会埋头开发,最后由于没有资金关注度而无法持续支撑其运营成本。这样的案例不仅在区块链领域,在传统初创企业中也屡见不鲜。
而反观模式币,或是其他偏庞氏类项目,没有任何开发进程说明,业务实际进展说明,所有宣传都围绕着如何可以直接为参与者提供更丰厚的利润来进行。
另一种可能更常见,有些项目并非庞氏骗局,也有实际的业务和开发,但在宣传时达到的效果数倍于其实际的业务进度,这样的话,吸引到新资金关注的同时也透支了项目的价值。
二、节流:软硬兼施的留存模式
用户留存这个概念也不是只有庞氏骗局所独有,传统经济体已经经历了用户留存模式的逐渐演化。
从一开始的完全自由,到提供一些激励(老用户折扣),一些惩罚(提前支取定期存款会损失所有利息收益),再到有部分完全强制(一些基金的赎回有较长锁定期)。这些层出不穷的手段都是为了一个核心,那就是用户留存。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longfuchaju.com//zmt/4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