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谈谈“分叉”与“空投”这两大糖果派发方式

多数博弈是这组内在不稳定博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博弈被正式描述为一种代理人博弈,其中超过一半的人中的任何一个子集,都可以获得固定的报酬,并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这一设置与公司治理、政治和人类生活中的许多其他情况极为相似。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固定的资源池和一些现有的资源分配机制,并且不可避免地会有51%的参与者合谋夺取资源的控制权,无论当前的配置是什么,总会有一些阴谋出现,这对参与者来说是有利可图的。然而,这一阴谋反过来又会受到潜在新阴谋的攻击,可能包括先前共谋者和受害者的结合……等等。

这一事实,即合作博弈论下多数博弈的不稳定性,被认为是高度低估的简化的通用数学模型,它解释了为什么政治中很可能没有“历史的终结”,也没有一个系统被证明是完全令人满意的。例如,我个人认为它要比更著名的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Arrow定理)有用。

再次注意,这里的核心二分法不是“个人与群体”。 对于机制设计者来说,“个人vs群体”非常容易处理, 提出挑战的是“群体vs更广泛的群体”。

去中心化作为反共谋

根据这一思路,我们还有另一个更聪明、更具可操作性的结论:如果我们想建立稳定的机制,那么我们就知道,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想方设法让合谋,特别是大规模的合谋,更难发生和维持下去。在投票的情况下,我们有无记名投票 —— 这一机制确保选民没有办法向第三方证明他们是如何投票的,即使他们想证明这一点(MACI是一个试图使用密码学技术将无记名投票原则扩展到网络环境中的项目)。这破坏了选民和行贿者之间的信任,大大限制了可能发生的不受欢迎的合谋。在反垄断等案例中,我们经常依赖举报人,甚至给予他们奖励,从而明确地激励有害合谋的参与者叛逃。在更广泛的公共基础设施方面,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去中心化。

一种天真的观点认为,去中心化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能减少技术故障的单点风险。在传统的“企业”分布式系统中,这通常是正确的,但在其他许多情况下,我们知道这不足以解释正在发生的事情。从这里看区块链很有启发性,一个大型的矿池公开展示了他们是如何在内部分布节点和网络依赖性的,这并不能平息社区成员对挖矿中心化的恐惧。图片显示了当时掌握了比特币全网90%算力的一些人,出席在同一会议的圆桌会议上,这确实吓到了人们:

那为什么这张图片会吓人?从“去中心化即容错”的观点来看,大型矿工能够互相交谈不会造成伤害。但是,如果我们把“去中心化”看作是有害合谋的障碍,那么这张图片就会变得相当可怕,因为它表明,这些障碍并不像我们想象地那么强大。事实上,这些矿工可以轻松地进行技术协调,并且他们可能都在同一个微信群中,这实际上意味着比特币“并不比中心化公司要好得多”。

那么合谋还剩下哪些障碍呢?一些主要的包括:

道德障碍,布鲁斯·施耐尔(Bruce Schneier)在他的《说谎者和局外人》一书中提醒我们,许多“安全系统”也起到了道德功能,提醒潜在的行为不端者,他们即将犯下严重的违法行为,如果他们想成为一个好人,就不应该这样做。去中心化可以说有助于实现这一功能。

内部协商失败,个别公司可能开始要求让步,以换取参与共谋的机会,这可能会导致谈判彻底停滞(见经济学中的“拒不让步问题”)。

反协调,系统去中心化的事实,使不参与合谋的参与者很容易制作一个分叉,把合谋的攻击者逐出,并从那里继续系统,用户加入分叉的障碍很低。

叛逃风险,对于五家公司来说,联合起来做一些被广泛认为是坏事的事情,要比它们为了一个没有争议的或良性的目的而联合起来要困难得多。这五家公司彼此不太了解,因此存在其中一家公司拒绝参与并迅速告密的风险,而参与者很难判断风险。此外,公司内的个人员工也可能会告发。

综合起来看,这些障碍确实是巨大的 —— 往往足以阻止潜在的攻击,即使这五家公司同时完全有能力快速协调以做合法的事情。例如,以太坊区块链矿工完全有能力协调gas上限的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轻易串通以攻击区块链。

区块链的经验表明,将协议设计为去中心化的体系机构,即使事先众所周知大部分活动将由少数公司主导,通常也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这一想法不仅限于区块链,它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环境(例如,参见此处了解反垄断的应用)。

分叉即反协调

但我们不能总是有效地防止有害合谋的发生。为了处理确实发生有害合谋的情况,最好使系统对它们更加健壮,即使得合谋成本更高,并且让系统更容易恢复。

我们可以使用两种核心操作原理来实现此目标:(1)支持反协调和(2)风险共担。反协调背后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知道我们无法设计出对合谋具有被动鲁棒性的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组织合谋的方式非常多,并且没有能够检测到它们的被动机制,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是积极应对共谋并进行反击。

在诸如区块链这样的数字系统中(这也可以应用于更主流的系统,如DNS),一种主要的、至关重要的反协调形式就是分叉。

如果一个系统被一个有害的联盟所接管,持不同政见者可以聚在一起,并创建该系统的替代版本,而这个版本具有(大部分)相同的规则,只是它消除了攻击联盟控制该系统的权力。在开源软件环境中,分叉是非常容易的。创建成功的分叉所面临的主要挑战,通常是收集合法性(从游戏理论上讲,这是“常识”的一种形式),来让所有不同意主要联盟方向的人跟着你走。

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而且已在现实中成功实现,最知名的例子就是Steem社区对敌意收购企图的反抗,这导致了一个名为Hive的新区块链,而在这条新的区块链中,原始对手是没有权力的。

市场和风险共担

另一类对抗合谋的策略是风险共担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是指让个人贡献者对他们的贡献负责的任何一种机制。如果一个团体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那些赞成这个决定的人,一定比那些试图反对的人遭受更多的痛苦。这避免了投票制度固有的“公地悲剧”。

分叉是一种强大的反协调形式,正因为它引入了风险共担机制。在Hive中,Steem的社区分叉放弃了敌意收购的尝试,而那些投票赞成的币,则在分叉中遭到了删除,也就是说,参与攻击的关键人物因此而遭受了损失。

结构协调

所有这些,使我们对构建社会系统的人们的行为有一个有趣的看法。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系统的目标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协调的结构:哪些人群和哪些配置可以汇聚在一起,以实现他们的群体目标,哪些群体则不能?

不同的协调结构,不同的结果

有时候,更好的协调是件好事:人们可以一起工作以共同解决他们的问题。但在其他时候,更多的协调是危险的:一部分参与者可以进行协调,以剥夺其他所有人的权利。在其他时候,出于另一个原因,还需要更多的协调:使更广泛的社区能够“反击”以防止合谋攻击系统。

在所有这三种情况下,都有不同的机制可用于实现这些目的。当然,直接阻止沟通是非常困难的,要使协调变得完美也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这两者之间有许多选择可以产生强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协调结构技术:

保护隐私的技术与规范;

很难证明你的行为的技术手段(无记名投票、MACI和类似技术);

故意下放权力,将某些机制的控制权分配给一大群人,而这些人都知道他们没有很好地协调;

物理空间的分散化,将不同的功能(或相同功能的不同份额)分离到不同的位置(例如,见Samo Burja关于城市分权和政治分权之间的联系);

将不同的功能(或相同功能的不同份额)分离给不同类型的参与者(例如,在区块链中的“核心开发者”、“矿工”、“币持有者”、“应用程序开发者”、“用户”);

谢林点,允许大量的人迅速协调围绕一条单一的道路前进;

使用一种共同预言(或者说,将控制权分配给说不同语言的多个选区);

使用按人投票,而不是按(币/股份)的投票方式,来大大增加合谋影响决策的人数;

鼓励并依靠叛逃者,让他们提醒公众即将发生的共谋;

以上这些策略都不是完美的,但它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并取得不同的成功水平。此外,这些技术可以且应与机制设计相结合,使有害的共谋尽可能地减少利润和增加风险。在这方面,风险共担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而哪种组合最有效,最终取决于你的特定用例。

区块链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区块链的核心技术能带来什么改变,区块链是一项全新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个人主权掌控(账号,资产,数

据),这是区别于传统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区块链是全新的革命技术,有着全新的底层技术,上层应用原理,除了互联网,历史上就没有过,而且区块链应用场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教育资源的资产确权和价值评估问题,实现资产数字化。

区块链的核心技术:没有中心化的中介机构,实现了数据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区块链的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个叫分布式账本,就是交易记账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个节点共同完成,而且每一个节点都记录的是完整的账目,因此它们都可以参与监督交易合法性,同时也可以共同为其作证。

第二个叫做非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是公开的,但是账户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只有在数据拥有者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访问到,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个人的隐私。

第三个叫做共识机制,就是所有记账节点之间怎么达成共识,去认定一个记录的有效性,这既是认定的手段,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区块链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共识机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

第四个技术特点叫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基于这些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数据,可以自动化的执行一些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和条款。以保险为例,如果说每个人的信息(包括医疗信息和风险发生的信息)都是真实可信的,那就很容易的在一些标准化的保险产品中,去进行自动化的理赔。

区块链的出现使投资者参与热潮,目前国家政策不明确,数字资产价值波动大,投资风险相对大,参与者缺乏市场经验。

西班牙最大银行桑坦德发布一份报告:2020年左右,如果全世界银行内部使用区块链的话,每年大概能省下200亿美元的成本,这样的数据足以说明"区块链"给传统金融领域带来巨大变革和突破。

印度财政部此前发布了一份“通知”,要求各部门就加密货币法规进行磋商,这引发了印度加密社区的恐慌。2019年草案提议全面禁止加密货币,并且加密货币用户可能被判10年徒刑,这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担忧。

在接受Cointelegraph采访时,印度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Switch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shish Singhal表示,与2019年相比,政府全面禁止数字货币实行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Singhal表示,在2019年提出草案时,由于缺乏印度央行印度储备银行对加密货币的支持,禁止加密货币的可能性似乎很高。他补充称,更重要的是,加密银行的禁令已经实施,事情看起来还很不确定。

今年,情况有所不同。印度最高法院在3月撤销了印度储备银行的银行禁令,随后印度央行宣布不再禁止金融机构向与加密货币有关的实体提供服务,这表明印度对加密货币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Singhal强调称,“目前,拟议的草案通过的可能性很低。政府中有一些聪明的人会采取正确的措施,而不是完全禁止使用加密货币。”

法规对于保护用户和行业增长至关重要

Singhal表示,使政府怀疑数字货币领域的主要问题是欺诈和盗窃案。对于政府而言,为这个行业制定更好的规则和政策并加强用户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他称,那是最终目标。

考虑到加密货币禁令的可能性,Singhal表示,与制定正确的法规相比,禁止加

密货币无疑会更加容易,但是这只会遏制合法活动,而非法行为者仍然可以继续开展业务。

因此,他表示,适当的法规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加密货币和区块链业务的合法方面。

政府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目前,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行业对印度经济的贡献很小,因此,禁止加密货币可能不会立即对经济产生影响。但是,根据Singhal的说法,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其多年来的累积影响实际上可能导致大量外国投资机会和更多就业机会流失。

为此,他指出,现在没有人可以非常确定如何监管加密货币行业,因此政府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首先要确保用户及其资金的安全,然后再明确定义证券,公用事业和代币,并引导用户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最后,他说:“这需要时间。一项法规或一项法案不会改变一切。”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longfuchaju.com//ylsh/402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x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