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要素市场改革的意义在哪里?
与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相比,我国要素市场发育极不充分,存在着市场决定要素配置范围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要素价格传导机制不畅等问题,影响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发挥。
《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让劳动力、技术、土地、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充分公平自由流动,是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发展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该文件的出台,各类要素市场存在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要素市场处于整个供应链的上游,将带来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市场的形成和市场交易空间的拓展,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生产要素是社会再生产过程运转的基本条件。没有生产要素,就不可能有社会再生产。只有生产要素,而没有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生产要素就不可能发挥出其应有的真正价值。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有比现在更多的土地和农业劳动力,但由于农业劳动力全部被僵化地固定在土地上,结果使得土地的价值没有发挥出来,劳动力的价值也没有发挥出来。安徽小岗村农民只是自发地在在劳动力与土地的关系上作了一点调整,就使土地和劳动力这两种生产要素的价值得到了更大程度地发挥。
由生产要素的定义和基本属性,我们也知道,要素市场要比一般的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更加重要。没有要素市场,就不可能有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要素市场发展不充分,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所能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无论是各类还是数量还是质量,也都会受到极大制约。
回顾和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历程,截止目前我们的市场仍旧是不完全市场,即商品和服务市场全面放开,但要素市场仍处于半放开状态,很多生产要素仍处于管治状态,不允许交易和流通,或者在交易和流通过程中存在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从市场经济的完整性来看,仅仅商品和服务市场再加半个要素市场,就已经让中国从改革开放之前的极度贫弱状态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那么,即将放开和流通的全要素市场又有可能带来多大的生产能力的爆发和释放,我觉得如何想像都不过分,其意义甚至不亚于中共十四大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3. 要素市场的建立和培育为什么更需要区块链的加持?
市场是一种很昂贵的公共产品。市场也不会自动自发地产生。
市场的基本动作是交易。任何商品或服务进入交易环节,首先需要明确商品或服务的所有者是谁,也就是确权。充分发展的市场,必须要有充分的商品或服务提供者,同时还要有充分的商品或服务购买者,这样才能够形成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进而通过市场价格配置各种资源。市场的运行同时还需要有一系列配套的法律制度规范市场交易的运转。
在传统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发达,市场交易的范围、交易的参与人数跟现在相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因而即使传统社会有市场存在,也并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市场经济。只有在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交通、地域等因素不再成为交易活动主要的制约手段的时候,市场的交易范围才能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易参与人数才能够进一步扩展,也才有可能由原来单纯的商品市场进一步扩展到服务市场,再进一步扩展到目前的生产要素市场。
即使仅仅在商品市场的单一环境下,尽管已经有了互联网,实现了电子商务,但由于无法做到商品相关信息的数据溯源,也无法保证网上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性。因此我们就看到淘宝曾经假货横行,即使每年315央视亲自出面打假,假货也仍然屡禁不止。近几年由于法律制度环境的改善,生产能力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尤其是淘宝采用区块链技术之后,我们突然间发现淘宝上的假货明显地少了。但在没有采用区块链的世界里,比如农村等边远地区的市场,仍然大量存在假冒伪劣商品。因此,马云说,对于阿里,没有区块链,是要死人的。
要素市场作为整个社会生产的一级市场,对交易内容的确权、流转、交易秩序都有着更高的要求。我们过去发生在商品和服务领域的很多问题,其实根源都在要素市场发展不充分,要素市场的很多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这里面既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由于法律法规及政治制度规定对要素交易流转的制约,但同时也有由于技术手段的落后而导致的要素市场的交易内容真实性无法得到充分保证。
如果我们在要素市场的建设和培育方面,不能确保进入市场交易的生产要素的真实权属、无法准确真实完整纪录生产要素的流转和交易,并通过法律法规或者法律法规认可的代码的规制,完全意义上的要素市场就不可能真正健康地建立起来。如果作为社会生产的一级市场的要素市场运行出现问题,下游的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的运行质量就可想而知。更进一步,由市场配置资源,尤其是由市场配置生产要素资源的目标又将如何实现呢?
随着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我们已经可以将要素确权、流转和交易的各种信息以数字化的方式纪录并保存。这也正是区块链可以发挥用武之地的前提。如果没有信息化,即使在那个时候已经有了区块链,区块链也不可能发挥作用。
由于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达到了高度充分和完善的阶段,因此,要素市场的建设和完善才有可能得到区块链的加持。由于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如此重要,因此,我们才更需要区块链对要素市场的建设给予加持。
4. 企业家或创业者如何抓住当前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
上面提到的几个因素,疫情、新基建和要素市场改革,对于区块链行业来说,无一不是巨大的利好消息。可以说,区块链应用的巨大市场已经开启。那么作为企业家或创业者,应该如何抓住这个巨大的机遇、抢占市场先机呢?
(1)先要搞清弄懂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自区块链概念产生以来,区块链行业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先是被各种虚拟加密货币所困扰,接着又陷入各种炒币挖矿传销诈骗跑路传闻。2019年10月24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这既标志着区块链在中国被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标志着区块链的应用在中国已经驶上了正轨。因此,我们所有人对区块链的认知需要彻底校正,既要回到区块链对社会生产生活最本原的意义上来,更要真正理解区块链的核心价值所在。熟知非真知。只有真地弄懂了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最核心的优势在哪里,区块链与不同的技术融合能够产生哪些更加丰富而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对人类生产生活又将带来哪些良性的改变,我们才有可能将区块链的核心价值发挥出来,也才能让区块链发挥更大的作用。
(2)要创造性地抢抓疫情和新基建带来的区块链发展机遇
无论是疫情带来的巨大的外生性机遇,还是新基建带来的巨大的政策性红利,都需要我们经过深入思考,不仅填补目前的市场需要,更要创造市场的新需求。正如乔布斯发明智能手机,尽管疫情和新基建带来的区块链发展空间巨大,但如果我们不着眼未来,不创造客户的新需求,还停留在用最原始的区块链概念和最通用的区块链技术去填补市场,我们将面临最为激烈的竞争。即使我们在竞争中能够拥有一定优势,但这种优势势必不长远不可持续。新的更大的市场机遇,一定是建立在目前基础之上的未来的新的市场机遇,是需要经过我们的深刻思考,回归第一性原理,直达问题根本所在之后,才能够获得的未来发展的新平台。
(3)着眼要素市场改革释放的巨量市场空间,积极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要素市场改革将带来几十年的制度红利,但每一项制度的落实,每一个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完善,每一个交易环节业务流程的确认和优化,都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区块链不仅在技术手段上能够为要素市场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还能进一步为市场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提供可验证的数据基础。比如土地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在要素交易过程中既面临交易内容确权的需要,也面临交易流转中数据保真的需要。同时,新的生产要素的确权和流转将面临更多新的问题,而这些新问题的解决,同样离不开区块链。比如首次被明确成为生产要素的数据,尽管通过区块链可以完成数据确权,但通过技术手段如何进一步保证流转之后的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可再次转让权?这里的每一个细化权利如何确认,确认之后又如何与具体的产业或行业发展相结合,都是摆在学术界、产业界和实业界面前的重大问题。每一个问题的探索和答案揭示,都有可能撬动万亿级市场。此外,要素市场改革,还必须要实现要素交易的确认和可追溯。这也正是区块链大有可为之地。但任何人既不可能占领全部的要素市场改革机遇,更不可能深入到每一个交易环节。因此,深挖新的市场机遇,积极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做好市场布局,从每个细节做起,必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占据市场先机。
(4)抓住由生产要素向商品和服务转化过程之中的区块链机遇
对于一般的企业家或创业者,如果上面提到的要素市场建设和培育中的要素确权和交易数据确认的市场机遇或者面临大机构挤压,或者面临技术难度,那么由生产要素向商品或服务转化过程产生的巨大的市场机遇,应该是每个企业家或创业者都可以抓住的了。这就要求企业家或创业者深入商品和服务的具体生产流程和具体的环节,在深刻理解区块链基础之上,在每一个流程和环节上创造性地匹配区块链应用,在从要素市场到商品和服务市场的由抽象到具体、从上游到下游的广阔的业务流程中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众所周知,区块链是一个数字技术建立起的一个稳固信任体系,也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兴趣,那么今天就关于区块链+是链、币、证应用的方法论给大家做一个比较详细的分析。
数字货币底层协议-数字货币交易所-挖矿-应用及穿透-改变组织-数字社会,这是一个粗略的演变路径,我们可以看到和互联网演变相同的演化逻辑。
互联网和区块链共同构成了“数字世界”, 而区块链把现实世界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信任体系,也包括它的价值传递也搬到网络中来了。
这样,链、币、证的定义和应用,构成了新的经济格局。
链,Blockchain,指“区块链”,一个分布式账本,用来转账、记账、发行;币,Coin,是“代币”,是一个衡量可交易类通证价值的计量单位,比特币是1.0数字货币,以太币是2.0数字货币;证,Token,指“通证”,是数字化的权益凭证,无数资产“上链”,既能全球流通也能迎合监管。
如果说区块链是生产关系的革命,区块链+的核心就在链、币、证应用的方法论。
《筱静观察》第七期,筱静与文投链中国区代表、千程投资CEO张元林,BCInside Lab创始人、MIT TR中国顾问陈序,TAC溯源链CEO、北京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副会长王鹏飞,一起探讨区块链+。
(左 陈序、张元林、叶筱静、王鹏飞)01、区块链+进入金融行业会带来顶层设计冲击
区块链+最先进入的领域当属金融行业,但是金融业有很多不接受的态度。对此陈序提到了

(嘉宾陈序)02、区块链+“一带一路”大有可为
当下正火的“一带一路”能否与区块链+相结合?四位座谈者都报以积极的态度。认为区块链天然带有全球化属性,可以应用区块链+建立一种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共同体,以此来实现资源共享。
03、区块链+文化娱乐业是天作之合
张元林先生将区块链+应用到了文化娱乐行业。他的文投链就是以解决资金问题为切入口,建立区块链众筹平台,这无疑为区块链+的落地以及进入方式提供了可行性的方案。
(嘉宾张元林)同样在文化娱乐行业,陈序先生认为在原创和版权问题上,区块链+会发挥很大的作用,“数字化和区块链是天作之合。”
陈序先生还提出,人本身不宜过早的结合到区块链+,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容错率低,人生本身就是一个体验以及试错的过程,这种低容错率得以结合,会造成严重的物化,产生极端结果。
04、区块链+要服务于实体行业,不能停在概念性炒作阶段
王鹏飞的溯源链作为区块链+先行者,他说“认知”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一观点也得到张元林先生的赞同。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溯源链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一条可以追溯的公链,主要在企业上链、创立消费者社群DAPP及商品的数字资产化三方面下功夫。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longfuchaju.com//zmt/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