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媒体

为什么USDT可以一直增发?一文读懂泰达币无限增发

是什么赋予了Tether如此大的权利呢?一,稳定币是连接法币世界和加密货币世界的主要出入金通道;二,USDT在稳定币市场中具有压倒性优势。截至撰稿时,USDT在所有稳定币中的市值占比达到80.1%。

usdt增发意味着什么?今天,在一篇关于USDT的文章里,一个散户很担心USDT兑RMB会低至3.5.莱比特矿池CEO江卓尔曾经大胆预测:“接下来几年,会有无数人因为USDT暴雷而倾家荡产。”这个预言很有其语不惊人誓不休的一贯作风。

江卓尔这么说的道理何在?他认为美国不可能容忍一个自己控制以外的USDT,去帮伊朗清算这样的事情存在。因USDT不受监管,但又有一个中心化的实体可被追溯,所以肯定会被美国政府弄死。而且现在USDT本来就是半残状态,8亿美元被冻结了,美国司法体系下不会把这8亿美元放出来,基本相当于判了死缓。

根据匿名人士发布的USDT数据分析显示,2017年3月29日至2018年1月4日,USDT 总共增发了91 次,BTC暴涨几率中的48.8% 都发生在USDT增发后进入Bit

finex钱包的两小时内。因而认定,USDT的增发机制和比特币的价格存在密切联系。【1】因此,近期USDT频频在各大公链增发,引发印USDT的Tether操纵比特币的疑云。

Tehter公司一直被传其储备池里面的资金曾被关联交易所Bitfinex 挪用,虽然现在据闻挪用资金已经被归还,但其资产负债表上,锚定的资产已经不再是1枚USDT对应1美元储备,储备池里取而代之的是对应美元、现金等价物及第三方贷款。Tether真是美联储的高徒!

以上各种问题引发2019年5月的USDT大幅波动事件,USDT兑人民币的平均振幅超过10%,市场呈现一片风雨飘摇的状态。阴谋论认为,制造这次事件是为了让其他合规的稳定币上位。不过,因为当时USDT占稳定币市场份额超过90%,一下子很难被替代。交易所因为持有大量USDT,可以说和USDT坐在同一条船上,因此市场各方合力稳住了USDT的价格,避免了一场更大的飓风出现。

这个USDT黑天鹅事件过后,我对USDT是真的心有余悸,做短暂加密货币买卖的时候,确实尝试暂时泊在其他合规的稳定币上,但我发现USDT 的交易深度比其他稳定币好太多,买卖差价也相对更窄,使用USDT瞬间就交易成功了,其他合规的稳定币根本很难和USDT竞争。

根据最近媒体的报道,USDT已经超越XRP稳坐加密货币市值第三的位置,抛离其他稳定币几条街。这是用户的使用习惯使然还是币圈的韭菜对权力机构的不屑?USDT懒理各种指责其操纵比特币上升的阴谋论,在增发的路上一路狂奔。目前USDT的总市值已经达到68亿。其中在以太坊上流通的USDT价值约56亿,占比超过80%。

从技术角度分析,使用比特币网络上的Omni协议的USDT的转账费用相当昂贵,这也许是Tether在号称区块链2.0的 以太坊发行USDT的初衷之一。但以太坊1.0也有诸多问题,目前USDT的使用量占以太坊60%,但以太坊经常会因为一些热门应用而引发拥堵。以太坊的转账费用和EOS相比,明显的贵,这个不能怪孙宇晨因此而调戏V神,以太坊山寨版波场的转账速度和费用肯定比以太坊既快又便宜。在不同公链发行USDT,配合这条公链上的应用,肯定是有刚需的。

3.12黑天鹅事件之后,USDT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已增发市值近20亿美元。对此,币圈一片哇然,阴谋论认为这是USDT操纵比特币价格狂升的先兆。据ChaiNext 的“USDT 场外折溢价指数”显示,今年的溢价率是该指数历史数据中最为显著的,特别是3月16 日达到了溢价率8% 的高点,直到最近才回归至接近1美元的价值,甚至负溢价。

ChaiNext USDT 场外折溢价指数

众所周知,在3.12加密货币历史上最大的黑天鹅事件中,币圈处于疯狂的互相踩踏状态,在不知道底在哪里的情况下,大家争相避险,把加密货币兑换成在短期内稳定的美元稳定币USDT. 在3.12当天比特币从8000美元跌到3800美元,成交近千亿美元,令USDT的需求剧增而产生高溢价是可以想象的。之后为了解决市场流动性枯竭危机,美联储增发近2.3万亿美元救市。无限QE令世界上的资金纷纷出逃,寻找如黄金和比特币等的储值工具。机构投资者,比如对冲基金等以一个相对安全的比例,争相投资比特币和以太币等加密货币,很大可能是作为进场桥梁的USDT 大幅增发的诱因。

在散户投资者方面,据Coinbase的数据显示,很多美国人收到政府补贴之后,在Coinbase换成USDT. 这些USDT有可能会被应用于跨境价值传输,交易者也有可能持有稳定币作为通往加密货币的通道。目前USDT已经拥有了一个包括交易、借贷、支付的跨行业、跨市场的需求。USDT保证金合约产品增多及其币值相对比特币和以太币稳定,便于跨境转账和支付等都成为USDT增发的另一诱因。

另外,最近有很多币友反映,他们使用支付宝账号在把USDT或比特币兑换成人民币时,支付宝以涉嫌收到不明来历的资金为由而冻结其账号。这些原因也间接令到币圈的资金被迫使用USDT作为日常的价值传输工具,以作报酬,跨境转账等用途。

因此,世事无绝对,可能令USDT暴雷的原因包括美国政府的强势介入,或有很多人同时要求把USDT兑换成美元,令Tether公司发生挤兑危机,否则,已经具有先发优势的USDT,在目前币民已经形成使用习惯,相对于高波动性的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更适用于跨境传输价值的情况下,其用途有可能被进一步拓宽,在加密领域取代美元成为日常生活的加密现金。带有合规标签的美元稳定币,并不一定令其在加密领域广受欢迎。

早在2019年2月召开的“中本聪圆桌会议”上,一个名叫Matt Luongo的以太坊社区参与者提出修改比特币2100万枚的发行量上限。

早在2019年2月召开的“中本聪圆桌会议”上,一个名叫Matt Luongo的以太坊社区参与者提出修改比特币2100万枚的发行量上限。近期又有媒体报道比特币核心开发者

Peter Todd提出比特币2100万枚供应上限是一种“宗教式”信仰,我们或实施通胀硬分叉。

比特币总量固定早已经成为币圈的共识,但为什么依旧有人在四处奔走呼吁增发比特币呢?而相同算法,相同供给量的比特币现金(BCH)却没有这种声音呢?

失败的闪电网络以及区块大小的限制

比特币区块大小只有1M,可容纳的交易量有限,如果比特币的链上交易持续增长,交易费暴增,网络拥堵在所难免。Core开发组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使用闪电网络来缓解网络拥堵和交易费较高的问题,但闪电网络已经运行两年了,依旧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问题,闪电网络不是一个解决比特币网络拥堵和高交易费的有效方案。交易费居高不下,交易拥堵会让用户被迫寻找替代方案,而BCH就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些问题,大区块承载的交易量大,交易费低,未来也会根据市场的需求扩大区块。现在以及未来BCH都不可能存在网络拥堵,交易费居高不下的问题。

比特币增发可以保障比特币网络安全

矿工的收入主要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区块奖励,一部分是交易费。当挖矿的区块奖励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交易费将会成为矿工的主要收入来源。比特币区块限制为1M,容纳的交易量有限,产生的交易费是有上限的,在未来这些交易费难以满足矿工的需求,矿工无利可图就会逃离比特币,转移到其它币上进行挖矿,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比特币全网算力降低,网络安全难以保证。另外,比特币也不存在类似比特币现金的10个确认不可逆的机制,当全网算力大幅度减少很容易遭到51%攻击。

而BCH则不存在这种问题,大区块可以容纳更多的交易,产生更多的手续费。随着BCH雪崩协议的部署,BCH可以在三秒钟完成支付,可以媲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工具的用户体验。用户的体验好,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和用户使用BCH,用户越多产生的交易费也就越多,未来BCH矿工的主要收入来源也将是这一部分交易费。

适度的通胀符合经济学原理

在市场经济中,适当的通货膨胀有助于提高促进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当一个社会没有通胀率的时候,货币永远不会贬值,于是对于某些风险规避爱好者来说,他们不用担心货币的贬值,也就不用考虑面对投资及其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更愿意将现金拿在手上。因而当社会中出现温和通胀时,面对未来的货币贬值预期,所以人们需要将手头上的现金花出去,包括增加消费、增加投资等等都是合理的行为。

比特币亦是如此,适当通胀可以解决通缩问题,市场上的供应比特币增加了,用户更愿意去使用比特币,而不是囤积比特币。使用的人越多,对比特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这也可以抵消增发的比特币对市场的影响,从而让比特币逐渐的稳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更利用人们去使用和消费比特币。

不过,比特币实际上也是可以通过无限分割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可以把比特币的单位设置的更小,总量虽然没增加,但是用户心理上是增加的,对于用户来说,使用起来会更加方便。未来,BCH的用户会逐渐的增加,所使用的单位也会变得越来越小。

不过,虽然比特币增发可以完美的解决比特币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但总量固定已成为币圈共识,很难改变。开发者如果坚持,比特币社区可能会再次出现分裂,最终导致比特币链上分叉,产生不同路线的新币。

9月3日,沉默近1个月的泰达公司ERC20 USDT增发地址再度启动,增发1000万枚USDT;9月4日,该地址再度增发1500万枚USDT。

本月初的两次增发似乎体现出了泰达公司的策略调整,我们知道,泰达公司此前在以太坊网络增发大都是一次增发1亿枚USDT,留有余量,并逐步派发,而近期策略似乎向着“随需而发”的策略变化。事实上,早在8月初的增发,泰达公司就已经在体现策略上的变化,接下来就让我们回顾一下泰达公司在以太网络8月增发的USDT流向。

北京时间8月6日上午00:23,泰达公司在以太坊网络发起了8月在该网络的首次增发,也是唯一一次增发,共计1亿枚USDT,截止9月2日晚23:21,在9月首次增发前夕,整个过程历时近27天,同时经过转账的中继地址,后续依然在向交易所等市场活跃地址流入,我们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后续追溯。

这里,我们对其中主要的48笔明确接收方交易所的转账操作做了统计,合计金额为84358977.60枚USDT。

整体来看,本次增发的USDT,涉及的接受主体更多,10个业务主体的钱包参与了派发过程,分别是Binance、Bitfinex、Huobi、Bittrex、Bitmax、Cobo、Nexo、Okex、Remitano、RenrenBit,但是作为USDT发行方泰达的关联交易所,Bitfinex在本次派发过程中的占比较小。

就有限次数转账确认的流入交易所来看,Bittrex接受金额最多,共计69237996.03枚USDT,金额占比82.08%,转账次数2次,次数占比4.17%。

Remitano 金额最少共计300枚USDT,金额占比0.0004%,转账次数1次,次数占比2.08%

而从转账交易活跃日来看,8月8日的转账交易最为频繁,共计交易21次,各交易所接受金额总和461353.79枚USDT,金额占比0.55%,交易次数占比43.75%。

而在8月10- 8月28日这18天,转账数相对较少,共13笔转账,总金额6117022.04金额占比分别是7.25%,交易次数占比均为27.08%

下面我们进一步将可以确认的目标交易所转账列表列举如下:

我们将这些转向各个交易所不同钱包地址的USDT汇总,以图示方式进一步展示:

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四十余次转账操作(由于一些转账涉及中继地址,实际转账笔数比列出的可能更多),8月增发的USDT基本派发完毕,而本次增发过程中不但参与主体更多,同一主体参与的钱包也更多。

8月USDT增发的一大特别之处还在于,以泰达公司的标准,实际增发的额度并未达到1亿枚,因为本次增发流向Bittrex的USDT是一次该交易所比特币OMNI标准USDT向以太坊ERC20标准USDT的切换。

从数据流向来看,也证实了这一点:

我们可以看到图中1DUb2Y开头的地址即Bittrex地址,他们向泰达公司比特币OMNI标准的USDT官方地址转账了近7000万枚USDT。

而在

当天泰达公司也确实销毁了高达2.75亿美元的OMNI USDT,也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其最近几个月不断强调的其在以太坊上的USDT增发行为更多是一种不同网络USDT的切换。

而在整个8月,特别下半月,比特币价格也处于一个整体盘整,波动率相对有限,且成交量向下的阶段,市场本身对USDT的需求有限。而泰达公司正处于法律争议的风口浪尖,也一定程度上对泰达公司的USDT发行节奏有所影响。但是在8月底到9月初,比特币价格再度进入一波暴跌到大幅反弹的波动,市场短期再度活跃,USDT的溢价也一度攀升,相关稳定币的需求也开始有所增加,面对法律监管、市场争议,泰达公司在USDT增发策略上的调整和市场、以及舆论影响,也值得进一步观察。

北京时间7月10日上午6:01,泰达公司在以太坊网络发起了月内第四次增发,共计1亿枚USDT,截止7月18日凌晨01:04从增发地址直接基本派发完毕,整个过程历时近8天,但是经过转账的中继地址,后续依然在向交易所等市场活跃地址流入,我们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后续追溯。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longfuchaju.com//zmt/374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x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