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趣科技

打击DeFi泡沫!DefiLlama关闭双重计数 全网TVL骤降220亿美元

519崩盘引DeFi逃难潮

在加密市场雪崩式下跌的519当天,用户争相逃窜、各大加密货币交易所也因此相继当机。这样的逃难潮虽然没有导致DeFi项目出现错误,但仍造就了相当庞大的交易量。

加密数据研调平台Dune Analytics更在官方推特上制作了相关短篇漫画,以梗图的形式配合其捕捉到的数据,指出光是19日当天,各大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交易量,就相当于去年全年DEX总交易量的10%。

Dune Analytics强调,去年可是DeFi崛起并爆发性成长的一年,但和5/19当天的数据相比,原先惊人的表现也显得相形见绌。

整体而言,据CoinMarketCap数据,竞争币市值自本月中旬创下了1.48兆美元的历史高点后,如今已下跌了超过50%,外界也对加密货币市场和BTC的未来走向更加担忧。

然而,许多投资人也纷纷跳出来表态持续看好加密市场。例如凯雷集团处办人David Rubenstein出面声援,美国投行BTIG释出长期看好BTC的研究报告等等。近期也有传出比特币巨鲸投资人逢低进场的消息,说明尽管短期内币价走势仍尚未明朗,但部分投资人仍在布局准备。

据外媒《Decrypt》本(8)日报导,预言机项目Chainlink(LINK币)创办人谢尔盖· 纳扎罗夫(Sergey Nazarov)在今年Ethereal高峰会上表示:“锁定在DeFi上的价值明年会再多一个零。所以如果现在是700亿美元,那它将达到7,000亿美元,也许会到1兆美元--它将变得难以忽视。”

根据DeFi Pulse数据,目前TVL突破801亿美元,再创新高。自本月初684亿美元成长17.1%,与去年同期的0.96亿美元相比,更已经大增超过8倍。

而纳札罗夫看好DeFi前景的态度也并不让人意外,因为Chainlink的预言机本身就是该领域的重要工具,可将外部、链下数据串接至区块链上。

据CoinMarketCap统计,Chainlink网络的原生代币LINK至截稿前报价49美元,七日涨幅达27.1%,以市值206亿美元位居第12大加密货币、第2大DeFi代币。

而市值最大DeFi代币则为主流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UNI),市值210亿美元,至截稿前报40美元,七日跌幅2.19%。

DeFi吸引日本央行目光

而DeFi热潮自去年燃烧至今成长依旧强劲,引起了日本央行日本银行(BOJ)关注,于4月28日发布一份DeFi研究报告。

据外媒《CryptoNews》昨天报导,该文件由日本央行支付与结算系统部门释出,该部门负责制定央行的支付政策发展。而报告内容涵盖DeFi的流动性挖矿、自主金融服务的兴起以及追求治理等议题。

对于DeFi产业监管政策的议题,BOJ称因为其与生俱来的性质,很难保证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和政府的法规能有效实施。该报告还指出了DeFi的潜在优劣,包含:

优势

1.增加金融产业内的竞争

2.创建新的金融服务

3.改善金融商品和服务的可及性

劣势

1.缺乏监管,在杠杆协议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问题

2.智能合约漏洞事件--与智能合约互动问题有关的特殊性,且他们已经看过许多前例

3.与用户保护相关的复杂性--由于缺乏集中的审核机构

另外值

得注意的是,BOJ特别列举解释了Uniswap和Compound的协议设计,过去很少有特定的加密货币项目名称出现在BOJ文件当中。

在整个2019年末和2020年初,具有抵押机制的协议代币获得了用户的大力支持,而Tezos(XTZ)等代币由于利润丰厚的每月奖励而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资金流入。

尽管六个月前稳定的5%以上的年收益率可能吸引人,但去中心化金融的兴起和兴起已从代币筹码中窃走了风头。

所谓的“单产

农民”现在可以通过多种流行协议收集奖励,这些协议可以使年产量提高100%以上。

一位经济学家认为,这正在加剧Tezos的持续下滑,随着单产农业的持续增长,这可能不会很快结束。

Tezos强劲的上升趋势显示出随着卖压增加而出现逆转的迹象

在本月早些时候反弹之后,Tezos的强劲上升趋势显示出步履蹒跚的迹象,该加密货币从最近的近5.00美元高点暴跌至最近的低于3.50美元的低点。

在撰写本文时,XTZ目前的交易价格为3.55美元,下跌了近8%。

尽管有短期疲软的迹象,但值得注意的是,加密货币已从约1.25美元的年度低点大幅上涨。

由于抛物线上升趋势,使加密货币从2019年10月的低点0.75美元跌至2月的3.60美元的高点,导致了其加密货币的大部分技术实力。

来源:通过TradingView的XTZUSD图表

去年,投资者大肆宣传,加上在Coinbase上增加了XTZ池抵押,激发了这一动向,这有助于它形成了强大的投资者基础,为近期的上升趋势做出了贡献。

但是,随着无数DeFi产量农业机会的出现,随着其抵押机制逐渐失去吸引力,围绕此代币的炒作可能开始动摇。

在目前的年化收益率在XTZ放样坐在5.49个百分点。那些“烘烤” Tezos的人每年的总收入为6.17%。

经济学家:XTZ面临来自增产农业激励措施的越来越大的压力

斥责Tezos是“ Chainlink的慢表亲”的说法很快就会出现类似的抛物线反弹,但以加密货币为重点的经济学家AlexKrüger 解释说,他相信XTZ将因崩溃的冒牌呼吁而“被谋杀”。

除非DeFi部门看到人气急剧下降,使农业盈利能力下降,否则投资者可能会继续退出基于抵押的代币头寸。

DeFi从今年的6月到9月,已经不知不觉的走过了一个季度,市场也经历了一个疯狂的赚钱效应,这段时间DeFi有降温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太坊上创新DeFi项目几乎没有,普遍有趋同的趋势,也就是说,同类项目比较多。

2、Eos、波场的DeFi项目收益率逐步降低,并且挖出的币价格也在

不断下降,一些人产生了亏损。

3、部分DeFi出现代码问题导致资金安全不受保障,虽然大部分都得到完美解决,但是其中一些事故,比如“珊瑚项目”的RAM炒作、“玫瑰项目”的usdt被锁死,等等都对参与者造成了心理创伤,导致其容易被吓跑。

4、DeFi向其他公链转移,技术越来越相对成熟,技术壁垒也进一步降低,以后有“烂大街”的趋势。

从这种角度来说,DeFi最后一波的炒作,只能转向其他非主流的公链了,比如“本体”、“比原”、“iost”等项目,而这一波炒作完成之后,如果没有其他创新DeFi项目引爆市场,那么就会产生后劲不足,无法维继的现象, 那么泡沫的崩盘有可能会发生。

那么这就引出了标题中说的,DeFi的泡沫还会坚持多长时间?这里我们通过DeFi炒作和币圈炒作特点等进行对比,并最后得出结论。

DeFi自身的发展

DeFi的这次发展是从6月份的以太坊上开始的,以太坊上的DeFi发展目前遵循的时间线为6月是流动性挖矿爆发期,7月进入快速发展期、8月进入成熟期、9月进入收尾工作,这里并不确定这个收尾会持续多久。

在eos链上的DeFi则是7月份开始,8月份发展期,8月底为成熟期,9月中旬出现收尾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没有新项目出现,并且收益率持续降低。

波场上的DeFi是7月底8月初开始,8月底为成熟期,9月上旬基本上已经出现泡沫的影子,现在也有出现收尾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挖矿出来的代币基本上价格暴跌,而且没有持续的赚钱效应,再加上新的交易所公链DeFi挖矿出现,挤压了一部分空间。

目前我们看交易所的DeFi也是前不久才出现,发展比较迅猛,这个是发展期,还没有正式进入成熟期。

另外,其他公链的DeFi现在也开始纷纷一并出现,目前也是发展期,还没有成熟,当然这里其他公链的DeFi能否出现成熟的繁荣景象,这里我们还是保持一定的怀疑,主要原因是其他公链的开发可能跟不上,一个公链出现一两个DeFi项目也就够了,再多的话,参与者可能也精力不足。

这样的话,我们简单的将这些类别进行叠加,类似于物理中波的叠加一样,我们将发展的时期选择类似二次分布的形状进行绘制: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越往后,DeFi的赚钱效应降低的越厉害,也就是后面其他公链和交易所公链做的DeFi,基本上不会和之前以太坊那样的DeFi项目一样火爆,而且后面的公链因为比较分散,因此各个公链的DeFi项目开发精力可能并不是那么足。

另外这些公链的参与人数相对比较少,因此一般一个公链上存在一两个流动性挖矿的DeFi项目也就足够了,再多的话,就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不平衡,这也是公链项目方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越往后面,其实热度也越来越小,这样在图中表示出的热度也就越来越低。

同时,总的热度在每出一个新的挖矿公链的时候,会迎来发展的快速增加,而如果热度都散去的话,那么总热度的下降将会快速降低,图中的虚线表示短时间内可能遵循的路径,我们凭借肉眼可以大致估算到可能DeFi泡沫结束的时间约为10月中下旬左右。

币圈的炒作发展

币圈从早期的乱象普遍的炒作开始,已经也经历了十来个年头,早期的炒作代表性较差,作为分析目标的话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我们着重分析从16年至今的发展情况。

我们都知道16年下半年到17年全年是一个大牛市,但是这个大牛市中也分了好几个阶段,每波阶段之间的空隙时间就是回调的时间,我们都知道16年那个阶段基本上持续了接近半年的时间,17年持续了上半段是5个月左右,中间则是3个月左右,其中有比特币分叉作为*****之一,下半年则是以94作为分水岭,从回调结束到发展火热,基本上持续了4个月的时间,直到18年农历年初的时候,币圈才正式进入回调,也就是牛转熊的时刻。

那么我们基本上可以统计出,牛市中每个阶段的时间,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6个月。

牛市结束之后,熊市里,我们看到了fcoin的流动性挖矿炒作,引起了3个月左右的炒作时间,ieo则引起了大约接近半年的炒作时间,那么这也在我们所说的3-6个月的时间范围内。

也就是说,如果套入到这次的DeFi牛市中的话,那么我们基本上可以推算出炒作时间为今年的9月到12月。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到其他热点带来的影响,比如今年的量大热点,ipfs和波卡的炒作,基本上大部分人认为ipfs的炒作会持续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波卡的炒作可能会持续一两个月的时间,因为这类的炒作比较小众化,不像DeFi这样能够引起行业的变革,因此持续时间1-3个月是比较合适的,这样DeFi的炒作可能会坚持到10月中旬。

通过综合考虑的话,那么根据热点炒作的时间统计,我们可以估计出DeFi的炒作可能在10月份达到阶段性的程度,那么后面可能就是ipfs和波卡的主场了。当然这些都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市场没有突发性的因素和DeFi的发展没有突破性的创新,这样一来,可能DeFi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一个泡沫出清的情况,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好的DeFi项目将会继续存留并且更加强大,而一些空气项目或者没有创新性的项目,可能会被淘汰,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

继Celsius在本月中无预警冻结平台账户,超过百万名投资者无法赎回资产、引爆大量恐慌与愤怒后;另一家提供类似服务的加密货币借贷平台、拥有3.5亿美元资产规模的Hodlnaut今(27)日稍早也爆出似乎因Terra崩溃而遭受巨大未披露的损失。

据《Dirtybubblemedia》从匿名人士获得的资料报导,Nansen的链上数据表示该公司于2022年5月11日向FTX发送了1.71亿美元的UST,Hodlnaut的抛售似乎也加速了脱钩,UST的价格从0.69美元跌至0.19美元。

报导中还指出,Hodlnaut的钱包是稳定币兑换协议Curve上UST与3crv池中最大的流动性提供者之一,同时也是Anchor上最大的存款人之一,他们于2022年1月21日开始在那里部署,在高峰期存款高达2-3亿美元,收益约为1,110万美元;而在Terra崩盘后,估计Hodlnaut在这次事件中可能遭受了数千万美元的损失,然而该公司却没有公开披露这一损失。

注:以下左图为被标记为Hodlnaut钱包的历史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到该钱包的总收益为1,118万枚UST、曾经存入3.28亿枚aUST;右图则指出该钱包和Anchor从今年一月开始就有相关交易纪录。

FatMan:Hodlnaut虚报收益来源、私自转移客户资金

近期专门报导Terra崩盘相关案件的研究员FatMan,也在稍早发推表示经他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Hodlnaut确实一直在虚报他们的收益率来源和风险状况、并在未公开说明下私自将资金转移到Anchor。

FatMan表示该公司是在今年四月才上架UST,并声称他们产生了收益;但FatMan认为这显然是一个谎言,早在他们上市UST之前,他们就已经将数百万美元资金转移到Anchor中。

FatMan表示目前最好的情况是:Hodlnaut的托管者在崩盘中通过将大量资产锁定在FTX上做空UST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longfuchaju.com//zqkj/385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x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