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媒体

币安官方钱包是什么?

Cuckoo Cycle问题

Cuckoo Cycle问题是指从Cuckoo图中找到一个L长度的环。Cuckoo图是一个二分图, 其中边(即连接节点的线)仅在2个单独的节点组之间连接的图。由N个节点和M个边组成, 节点采用Cuckoo散列表表示。

图的一侧是用奇数索引编号的数组(最大为图的大小),另一侧用偶数索引编号。接下来的简单图表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偶数侧(顶部)有4个节点,奇数侧(底部)有4个节点,4条边。

Cuckoo Cycle的存在概率

要保证POW的工作量证明的安全性和公平性,意味着需要所有参与方无法通过某种方法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概率。Cuckoo Cycle存在的概率,和图的节点多少,边的多少有关,随着M、N的增加,图中寻找到L大小的环路概率 会趋于稳定。

下图是L=42时,随着M/N的比例变化,所能找到的环的概率。可以看到M=29 、31. N=2M,M/N=50%,此时寻找到L=42的环的概率在1/42.

Cuckoo 图的Edge修剪和环路检测

通过计算节点的自由度,反复修剪小于2的边(永远不会成为循环的一部分),可以大幅度减少环路寻找算法所需的边数 。比如下图,先是可以把(2.15) (11.12) 的边剪掉,此时(10.11) (4.15) 又出现可以剪掉的条件,最后剩下右边的修剪完成对图,实现其边数减少了40%。

环路的检测是从第一条边开始,依次加入其他边,在没有环的时候会形成树结构;对新加入的边,根据深度选择一颗树,通过回溯根节点判断是否形成环路。对所有点边执行一次可以找到所有边相关的环路,并和目标参数比较,如果有相等长度的环路,即解决问题成功。

Grin的PoW运行流程

当处理完一个块后,可以得到其区块头,对区块头的哈希结合Cuckoo算法,寻找图中的环,并对找到的结果进行哈希和目标难度比较,当小于目标时,PoW工作量完成。其流程如下:

对新块头进行哈希处理以创建哈希值K。

哈希值K将用作SIPHASH函数的KEY,该函数将为图中的每个元素生成位置对。

通过剪边,执行Cuckoo循环检测算法试图在生成的图中找到解(即长度为42的循环)。

对找到的环进行Blake2b哈希并将其与当前目标难度进行比较。

如果哈希难度大于或等于目标难度,则将块广播到网络,并在下一个块开始工作。

如果没有找到解决方案,则将区块头中的Nounce增加1.并更新时间戳,以便下一次哈希值迭代。

有的时候门槛是保护既得利益者非常好的一种方法,同时只要我们跨过了门槛那么我们就能够获得巨大的财富。因而如果你做为普通人希望在币圈能够有一份收益,那么可以添加我们的官方客服进行详细的交流和探讨,同时我们的官方社群有币圈不同领域的大咖以及资深的职业玩家,可以帮助大家快速的入门并玩转币圈交易市场。添加下方微信即可申请加入哦。

2022年挖一枚以太坊需要多久2022以太坊还可以挖吗)大家都知道数字货币的获取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挖矿和交易所购买,有不少投资者选择的是挖矿。在币圈中,以太坊是一个受欢迎的主流币,并且以太坊也可以通过挖矿获得。挖矿必不可少的就是矿机,但是有了矿机还不够,还要在挖矿前详细计算一下挖矿效率和时间等问题,令投资者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计算2022年挖一枚以太坊需要多久?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简单举个例子,就拿市面上功耗较小的蚂蚁s9的矿机来说算力是13.5t,功耗是1400w

矿机在二十四小时运行的情况下:1.4千瓦*24=33.6度

市面上功耗较大的机器神马m3:算力是11.5t,功耗是2150w

二十四小时运行情况下单台耗电量:2.15千瓦*24=51.6度

大概就相当于比较节能的空调的用电量,但是比特币矿机是需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运行的,一年算下来就单台机器耗电量就是非常大的,家用电的阶梯电价成本太高,在行情不好的时候甚至可能收益不够电费支出的,所以目前挖矿都会选择在矿场托管,可以拿到便宜电,降低挖矿成本价,三毛以下的价格是比较理想的价格,可以保持比特币价格跌到低谷时期还有一定的收益。

就目前比特币的挖矿难度来看:btc每t收益:1TH/S*24H=0.00007087btc

按综合12t的机器算力来算每天产量为:0.00007087*12t=0.00085044btc

那么单台挖到一个btc的时间需要:1/0.00085044=1175天

十台矿机挖到一个btc的时间需要:1/0.0085044=117天

一百台矿机挖到一个btc的时间需要:1/0.085044=11.7天

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难度来算,大概单台矿机需要三年的时间可以产出一枚比特币,十台矿机需要3.9个月可挖一个比特币,一百台矿机只需要11.7天可挖出一个比特币,投入单台机器成本价8500左右,十台在85000左右,一百台投入850000.不到一百万,一个月收入超过两枚比特币,按目前的币价来算大概价格十二万,如此看来,目前比特币挖矿的收益虽然不及之前,但相较于其他投资项目还是很可观的。

2022以太坊挖矿回本周期

在以太坊挖矿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矿机主要是定制GPU以及显卡,如A10Pro、英伟达1660S、AMD 5600XT、5700XT等。

我们根据市场上能拿到报价的机器来说明,目前显卡和A10Pro挖矿的收益和回本周期。

按当前的币价,A10 Pro的机器每天净收益超过310元,而5700XT 8卡的机器每天净收益也在250元以上。按照目前市场价计算,以太坊挖矿的静态回本周期在100天左右,最快的是A10Pro不足三月回本。从静态回本周期看这个投资极其诱人。

需要说明的,目前不管是以太坊的价格还是单位算力每日币产出,波动都很大,比如今天挖币网显示1MH/s 一天能挖出0.00020716ETH,为了得出更合理的回本周期,我们将机器价格按照10%的增幅估算。当然近期矿工收益大涨主要得益于DeFi概念大热,我们保守估计,静态回本周期在5个月左右。

重新理解比特币:8个依然散发智慧光芒的中本聪问答

中本聪认为比特币系统应该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旦该系统的 0.1 版本开始运行,整个系统的核心设计将永远保持不变。他把该目标作为比特币工程实现的指导,最典型的一个体现就是使用脚本引擎,使得系统可以支持未来每一种可能的交易类型。

十年过去了,比特币系统似乎正如中本聪希望的那样,并未发生核心设计的改变。这也意味着,在十年之后的今天,比特币白皮书仍然是我们理解比特币、甚至理解区块链时,最重要的文献。

当初网友们在邮件列表和 bitcointalk 论坛中对比特币提出的那些问题,现在也可能依然会困扰我们。那么,中本聪当时的回答也许可以作为我们如今讨论这些问题的起点。就像中本聪更偏爱的系统设计思路是「不重复造轮子」,在讨论问题时,我们也可以避免重复造轮子。

出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我撰写了本文,希望从重读比特币白皮书开始,从源头理解比特币。

本文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比特币白皮书的解读,不过需要指出,我的这种解读只是理解白皮书的一个角度,而且这种解读更多是从技术角度来理解比特币;第二部分,是邮件列表和 bitcointalk 论坛里关于比特币的一些问题,以及中本聪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觉得这些问题放在今天,依然对更好的理解比特币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细读比特币白皮书,从这几个点入手

1. 电子现金

比特币白皮书的标题是《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它指的是比特币是一种完全通过点对点技术实现的电子现金系统。这其中的关键词「电子现金」也许可以作为我们理解比特币的重要线索。

当我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时,并不像在线下使用现金时那样可以直接把钱给到参与交易的另一方,而是必须依赖金融机构作为可信第三方来处理这笔电子支付。这种基于信任的模型有很多缺陷,比如会增加交易成本,比如所有的交易实际上都是可逆转的。

有没有可能在电子支付中、或者说在互联网支付中,发明一种新的交易媒介,它允许任意双方在不需要信任第三方的情况下直接交易,就像现金交易一样?

这正是比特币系统想要实现的目标:电子现金。

中本聪曾在讨论比特币价值的时候,让网友们想象一种稀有的金属:它没有任何实际的用途,也不适合用作装饰,但它非常神奇地可以在通信通道中传输。那么,当这种金属不论是因为什么原因获得了某种价值后,人们是否想要拥有这种金属作为交易媒介。中本聪的这个比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子现金」的含义。

2. 电子现金的所有权问题

要实现电子现金,第一件事是要能够确定「现金」的所有权。在线下这种识别很容易,谁拿着那张钱,那张钱就是谁的;但在线上没有实体货币,这种方法显然不行,因此比特币通过「数字签名」识别所有权,该方式与雅浦岛上确认货币所有权的方式有几分相似之处。

雅浦岛的石币

太平洋的雅浦岛上没有金属资源,岛上的居民从距离该岛 400 英里的帕劳岛上开采石灰岩,再把石头运回小岛作为货币使用。买卖双方在交易中决定买家使用多大的石币付费,如果那块石头太大,那么收款人只需要在付款人的石头上做个标记,就可以把这块石头的所有权转移给自己,虽然石头可能依然放在付款人的家中。

比特币在网络中的存在形式是一个数字签名链。交易时,原所有者在该数字签名链的末尾加上新所有者的公钥(实际是公钥的哈希),就完成了比特币所有权的转移,就像雅浦岛人在石币上做个标记 / 签名就完成了石头所有权的转移一样。

也就是说,比特币数字签名链上最新的公钥是属于谁的(拥有与公钥对应的私钥),这笔「电子现金」就是谁的。

3. 电子现金的双重支付问题

在实现了电子现金的所有权后,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双重支付(或称为「双花」)的问题。这或许是设计电子现金时最核心、也最难解决的问题。

让我们回到现金,通过对比找出电子现金为什么会面临双重支付问题,以及可以如何去解决该问题。

在使用现金支付时,我们把一张钱先给了谁,那张钱就是谁的,因此我们无法花费同一张钱两次,抽象理解的话就是,我们用时间确定支付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并只认可先发生的那笔支付。

与现金支付相同的是,在分布式网络中,我们同样只认可最早发生的那笔交易。与现金支付不同的是,在分布式的网络中,我们无法通过时间确定交易发生的顺序,因为网络的参与者们并未对时间达成共识。最简单的例子,一台计算机认为时间是上午 9:01.另一台计算机可以认为时间是上午 9:02.物理时间是行不通的。

中本聪选择的方法是通过时间戳,实现参与者在时间上的共识,从而使得系统能使用这种时间共识确定事件发生的顺序。

时间戳功能是比特币的核心,以至于中本聪称比特币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的安全的时间戳服务器」。

我们也许可以这么去理解时间戳:在现实世界中,一秒就是一秒,每一秒与另一秒的长短是完全相同的,一秒接着一秒构成时间的顺序;在比特币系统中,「一秒」就是一个时间戳,如果用物理时间衡量,每一秒的长短是由一个新区块被挖出来的时间决定的,大约等于 10 分钟,每一秒与另一秒的长短各不相同。但如果用比特币时间衡量,可以认为每一秒与另一秒并无区别,一秒接着一秒(每一个新的时间戳被添加到之前的时间戳之后)构成一个连贯的时间的顺序。

交易被打包进区块,区块被盖上时间戳,也就相当于每笔交易都有唯一确定的发生「时间」,节点在处理新的交易时,会去检查这笔交易对应的「电子现金」在当下的时间之前有没有被花费过,如果没有,就接受这笔交易,并为它打上时间戳(确定发生的时间);如果被花费过,就拒绝这笔交易。如此一来,「电子现金」的双重支付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谁来盖时间戳,或者说谁来决定上一秒的时间结束了,接下来进入到下一秒?通过工作量证明(PoW),谁能抢先算出落在某个区间内的哈希数值,谁就能盖时间戳。

这个时间戳如何获得共识?最长链原则,最长链代表的是大多数(大多数算力)的决定。工作量证明加上最长链原则也被称为中本聪共识,共识是所有区块链系统最核心的部分,它的本质是为了实现分布式的时间戳服务。

当所有权问题和双重支付问题都得到解决之后,我们就有了一种可以在网络中使用的电子现金,它使得在线支付可以从一方直接发送给另一方,而无需通过金融机构。中本聪把他实现的这种系统称为比特币。

二、八个依然散发智慧光芒的中本聪问答

中本聪在邮件列表和 bitcointalk 论坛中回复了许多关于比特币的问题,他对自己的答案很有信心,他认为这些问题几乎都是他在设计系统前就已经考虑到了的。多年之后,这些回答读起来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我们选择了那些放到今天依然有意义的问答,并归纳整理如下。

1. 挖矿是不是浪费能源?

中本聪回复:这和黄金开采相似。黄金开采的成本与黄金的价格水平是一致的,开采是一种浪费,但这种浪费远少于黄金作为交换媒介所产生的效用。比特币也一样,把比特币用于交换媒介所产生的效用远远高于挖比特币需要的电力。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longfuchaju.com//zmt/58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x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