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媒体

通证经济什么意思?一文了解通证经济

05 结语

关于产业区块链的未来,本书提出了值得分享与思考的七大趋势:

(1)产业区块链成为区块链行业发展的主战场,联盟链、私有链成为主流方向。

(2)区块链推动经济社会治理变革。

(3)不断增加的大型传统企业引入区块链。

(4)区块链与云计算结合越来越紧密,“云链用量”成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新指标。

(5)跨国区块链行业联盟组建推动垂直领域的区块链应用。

(6)区块链与多方计算、安全计算、联邦学习结合解决数据的隐私保护与共享问题。

(7)分布式商业将继续实验,探索可扩展的商业模式。

上述七大趋势的核心是区块链技术的升级,产业区块链的形成,以及产业链技术迭代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产业区块链最终的扩展,最终取决于微观层面的企业。企业从

自身需求出发,主动寻求区块链应用的路径,坚持“试错”思维方式,提高反复的市场验证,建立最佳应用场景,创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品开发和运营模式。有了更多的企业区块链,进而有行业区块链和产业区块链。

此外,以区块链作为技术基础的加密货币和资产交易,依然处于发展早期阶段,尚不具规模和造成社会风险,各国政府都需要探讨如何建立既要实施监管、又不要阻碍技术创新的体制。

总之,未来三年将是传统行业与区块链紧密融合的关键时期,会涌现新型的商业模式和监管服务模式。这为实体产业换道超车,数字资产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因为区块链的应用范围较为分散,降本增效是区块链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关键所在。从长期来看,伴随区块链技术的成熟,有助于塑造更为和谐健康的社会。所有这些判断是理性的,是值得读者认真思考的。以技术创新和变革的历史,没有喧嚣的群众运动,没有惊心动魄的政治演变,甚至没有媒体的持续关注。一个产业区块链化和区块链产业化驱动的未来正悄然来临。

区块链是有着深刻科学渊源的技术集群,很可能因为其他学科和技术的突破而发生结构性和系统性改变。例如,量子计算进展与未来区块链有着不可低估的关联性。在这方面,本书需要给以足够重视。

区块链的英文是Blockchain,字面意思就是(交易数据)块(Block)的链 (Chain)。区块链技术首先被应用于比特币。比特币本身就是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区块链。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不可篡改的、可信的分布式账本,它提供了一套安全、稳定、透明、可审计且高效的记录交易以及数据信息交互的方式,其特点如下:

1. 高度安全,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

2. 存在于互联网,向所有用户公开。

3. 帮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实现点对点的交易和互换。

4. 无需第三方的介入即可完成价值的交换。

区块链可以存储数据,也可以运行应用程序,目前区块链技术主要应用在存在性证明、智能合约、物联网、身份验证、预测市场、资产交易、文件存储等领域。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快速演变,新的技术在不断结合,从而创造出更有效的应用解决方案。

一般将区块链的应用范围划分成3个层面,分别称其为区块链1.0、2.0和3.0。

1.区块链1.0:可编程货币

区块链技术伴随比特币的产生而产生,其最初的应用范围完全聚集在数字货币上。比特币的出现第一次让区块链进入了大众视野,而后产生了莱特币、以太币、狗狗币等“山寨”数字

货币。可编程货币的出现,使得价值在互联网中直接流通成为可能。

区块链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的数字支付系统,随时随地进行货币交易、毫无障碍的跨国支付以及低成本运营的去中心化体系,都让这个系统变得魅力无穷。这样一种新兴数字货币的出现, 强烈地冲击了传统金融体系。

2.区块链2.0:可编程金融

受到数字货币的影响,人们开始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扩展到其他金融领域。基于区块链技术可编程的特点,人们尝试将“智能合约”的理念加入到区块链中,形成了可编程金融。有了合约系统的支撑,区块链的应用范围开始从单一的货币领域扩大到涉及合约功能的其他金融领域。

区块链技术得以在包括股票、清算、私募股权等众多金融领域崭露头角。目前,许多金融机构都开始研究区块链技术,并尝试将其运用于现实,现有的传统金融体系正在被 颠覆。

3.区块链3.0:可编程社会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去中心化”功能及“数据防伪” 功能在其他领域逐步受到重视。人们开始认识到,区块链的应用也许不仅局限在金融领域,还可以扩展到任何有需求的领域中去。于是,在金融领域之 外,区块链技术又陆续被应用到了公证、仲裁、审计、域名、物流、医疗、 邮件、鉴证、投票等其他领域中来,应用范围扩大到了整个社会。

在这一应用阶段,人们试图用区块链来颠覆互联网的最底层协议,并试图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物联网中,让整个社会进入智能互联网时代,形成一个可编程的社会。

基于此的一个侧写是,4月1日,第一张云南省区块链电子发票在昆明地铁开出,春城地铁乘车码正式上线区块链电子发票功能,即乘客在用腾讯乘车码搭乘地铁出行的90天内,可以一键在线申请开具区块链电子发票。

对于区块链,一个最新卡位是,作为最近两会上的高频词汇,它已然成为国家新基建战略下的重要武器,和大数据、AI、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并称为新基建浪潮中的“坚实基座”。

这项一度处在风口浪尖的底层技术,正在洗去浮华,于聚光灯下重新“修炼内功”,加速落地。

更细致的落地点还在产业。从某种角度来说,区块链正在承担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工具”角色,助力企业以更安全、更高效的姿态完成数字化转型。

新的加速注脚来自腾讯。4月29日,腾讯正式发布区块链加速器,汇聚来自行业、腾讯、投资机构的30位顶尖导师,首期招募30个企业,一齐打造更为成熟的区块链产业生态,构建区块链行业解决方案。

对此的一个解读是,“俯下身子”的腾讯正在寻找突破口,通过C2B的能力形成自身独特的TO B路径,依托技术和创新基因稳步推进生态建设,进而辐射到行业的下注加码。

于这次区块链赛道的行进方式而言,可以看成这是腾讯之于企业多维度的加速推力,也可以视为是腾讯加码技术落地的产业新样本。

一 、昆明地铁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早在去年3月份,全国首张轨道交通区块链电子发票就在深圳地铁福田站开出,这也正式宣告深圳市地铁乘车码上线区块链电子发票功能,截至目前,深圳乘车码区块链电子发票的累积开票量已经超过300万张,成为区块链电子发票的最大开票渠道。

一个直观的感受是,应用区块链电子发票系统可以大大缩短企业和个人使用和获取发票的空间和时间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依托链上系统,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的安全和真实性。

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依托自身的私密和安全性,区块链为交通行业构筑出新的闭环,通过技术侧的改造实现行业的数字化升级。

不仅是行业,更多的落脚点还在身置其中的企业个体。恰如马化腾在《产业区块链》的序章中写道,“过去一年,我们看到,除了更多的人上网,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上云”,还有一些业务与产品开始尝试“上链”。”

其本质的逻辑不难理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据如今被视为和技术、资本同等维度的新生产要素,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助燃剂。而区块链恰作为企业数据的最佳载体,通过上链,企业可以实现数据和资产层面的数字化,更能以此为基点,助力企业实现数据在生产环节中高效流转。

落地场景不仅仅是电子发票。几个案例是,部分企业依托腾讯、中国网安、北明软件共同打造的至信链进行产品版权登记,通过司法生态的多方协同,从而保证个人和企业的版权不受侵犯,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这套基础设施已得到最高人民法院认可;还有腾讯云推出的供应链金融智慧服务平台瀚华金控,企业通过入驻可以获得移动获客、在线审核、线上风控等能力,依托平台实现线下操作到线上作业的升级转化。

更为具体化的一个支点是,疫情期间,腾讯联合北京有明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腾讯云微瓴地产营销云平台,平台集合了腾讯云的区块链、AI、云计算等基础能力。基于此,房地产企业能够通过接入平台实现获客、看房、认筹、认购、签约、备案等流程的完整数字闭环,进而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服务质量。

可以看作,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这个多选题内,区块链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选项,同时也更是TO B浪潮的推手之一。

如果说私密、安全和溯源是区块链技术的最大特点,那么于当下而言,场景化、产业化、基建化便是时代赋予这个技术新的要求。

二 、腾讯区块链加速器恰可以看作是产业新基建的“承接者”

“现在区块链还是处于‘蛮荒时代’。” 王莹开玩笑似地说道,她是腾讯云生态建设总经理,也是腾讯产业加速器的主要负责人,“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借助加速器这个平台,加速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尽快度过现在的早期阶段。”

对于腾讯区块链加速器的一个注释是,这是腾讯基于自身的技术能力,与行业伙伴共同进行的一次产业加速。

产品的上线很迅速。“真正决定要做区块链加速器是去年10月份”,王莹回忆,在她印象里,从最开始决定做,到如今区块链加速器正式推出,一共也就6个月的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是花在考虑区块链技术怎么落地到场景,以及在企业数字化过程中到底能发挥哪些作用。”

这是难点,从某种程度来看也是痛点。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在疫情期间,以AI、云计算等技术为核心的产品争奇斗艳,但区块链技术的落地产品却寥寥无几。

这也是给腾讯出的难题。作为区块链加速器的发起方和核心点,腾讯必须自己先捋清逻辑,才能拉着合作伙伴,一齐放大构建产业生态。

客观来说,腾讯有这样的底气。据了解,早在2015年,腾讯区块链团队便开始关注区块链技术并进行自主研发,在2017年4月,腾讯发布了第一版腾讯区块链方案白皮书。就在最近,由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撰写的《产业区块链》新鲜出炉,这本书也恰印证着腾讯对区块链技术的独特思考和理解。

除此之外,不论是技术层、平台层还是场景层,腾讯都已然拥有足够丰富的布局和落地,区块链服务平台TBaaS就是其中亮眼的案例,对其最通俗的一个介绍是,企业和个人可以基于平台自行选择搭建区块链的模块应用,方便快捷。

但技术只是一方面。“我们提供给企业不仅仅是技术,还有资本、流量、商机,甚至是资本。”王莹说道,“而且,我们不仅仅起到助力的角色,更想发挥协力的作用。”

可以理解为,在区块链的产业推进路径上,腾讯在承担赋能者的同时,更乐于承担“协力者”的角色,即为企业提供丰富的场景试验田,和合作伙伴一起打磨新的区块链行业解决方案,进而投放应用到市场。

这对入选企业有一定的要求。据了解,首期区块链加速器企业招募数量为30个,以产业区块链解决方案提供方、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区块链周边的服务方等为优选选择对象。

“我们还是更倾向于自身在区块链领域有一定积累的企业,这样双方后续的方案合作会更顺畅。”王莹坦言。

对此的一个解释是,区块链加速器本身的技术门槛较高,除却业务侧的协同,在技术侧的共建也更符合当下的行业态势。

“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我们会有不同方式的扶持。”

王莹补充道,“腾讯内部的对接团队也不相同。”

定制化的扶持对应着定制化的团队辅导和定制化的合作模式,而这也是腾讯自“930”变革之后的一大特色,即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不论是内部还是外部。

由此不难对加速器的角色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可以理解为,在新基建的大潮下,腾讯加速器恰是腾讯产业生态的最直接推进路径,其本质逻辑是以加速器为媒介点,将腾讯的技术、流量、商机等资源进行输出,与合作伙伴一起加速不同技术和项目的线下落地和多维度行业解决方案的形成,以“生态共创”的形式助力大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进而提升产业互联网这艘巨舰的内核加速度。

从技术到生态,再反哺到产业,这恰是腾讯最为鲜明的进击路径。

三、透过区块链加速器,或能窥得一个明显的迹象,腾讯的“连接”属性正在刷新。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longfuchaju.com//zmt/463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x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