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媒体

墨西哥新金融科技法,严格禁止加密数字货币交易

相比 Rollup,分片的地位已经从数据执行,降到了数据存储,这一点 Vitalik 也认可。在 11 月中旬的以太坊 2.0 核心开发者电话会议中,核心开发者们讨论后认为:以太坊 2.0 或将暂且搁置其第二阶段计划,直至数据分片层 Rollup 方案的可行性被证伪。

也就是说,Rollup 现在已经被公认为以太坊最有潜力的扩容工具,一切都以 Rollup 发展为先,万一 Rollup 的路走不通,再考虑使用分片去做数据执行,现在的分片功能,只是做数据存储。

图注:11 月中旬的以太坊 2.0 开发者电话会议记录

「但如果分片只做数据存储,那么为了解决数据可得性问题,应该重新设定研究目标和可行方案,而不是直接使用原本用于做执行扩容的分片。」喵叔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关于这个问题,国内以太坊社区曾经与 Vitalik 讨论过,但对话并没有结果,双方没有互相说服。毕竟这是项目路线图量级的问题,几句话不可能讨论清楚,而且这个问题实在太远了,以太坊 2.0 才刚刚进入第 0 阶段,距离第 2 阶段还有若干年。

但现在有比分片更近也更棘手的问题:更换共识,以太坊会不会发生分叉?

图注:Vitalik 在社群表达对分叉的观点

PoW 的坚持

这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分叉。

「如果最终分叉真实发生了,那么与之前 The DAO 不同,这不是意外事件带来的,这是路线图导致的。」喵叔的另一个质疑,就是以太坊 2.0 在共识层面的变更:当所有技术改进都可以在 PoW 共识基础上完成的情况下,到底为什么要使用 PoS?

Vitalik 的观点很明确,「升级 PoS 是为了提高安全性和效率。」他在以太坊社群回应。

关于这个话题,社区里前几天曾经有一场比较激烈的讨论,同样,两种当代最主流的、被最多项目使用的共识必然有若干可以互相博弈之处,「PoS 一定比 PoW 更安全」这个结论,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

在 Vitalik 对以太坊 2.0 的规划中,以太坊 1.0 链(现在的以太坊 PoW 链)与 Beacon 链会在某一时刻合并,目前具体合并还仅仅是一个提案,思路大概是:网友们先投票投出一个区块高度,在这个高度后,以太坊 1.0 便不再继续跟踪状态,开始跟踪 2.0 的状态。

「他说的已经很清楚了,理论上,只要有矿工继续,以太坊 1.0 这条链是不受影响继续运行的。」喵叔讲解。

换句话说,按照这个剧本,我们会看到两条叫「以太坊」的链同时运行,一个用 PoW,一个用 PoS,这不是常规性的分叉,但从结果看,这确实是分叉。「我觉得可能性挺高的。」杨民道说。

现在的一条链将来会变成两条链,现在一个以 1:1 的比例转移到以太坊 2.0 的 ETH 未来会出现两个价格不同的 ETH,现在庞大的以太坊社区将会一分为二。

常规性的分叉是需要用算力做选择,选择的主角是矿工,而如果真的有两条以太坊链同时出现,这次需要作出选择的,是以太坊的整体生态,是项目方,是用户,是投资者。

以太坊生态的选择

DeFi 项目已经占了以太坊生态的半壁江山,但 DeFi 项目的基础是链上的资产,「协议方主要是跟着资产方走的。」杨民道讲解了 DeFi 项目的看法。

所谓资产方,是像 USDT、USDC 这种链上资产,DeFi 的抵押借贷生态基本都是基于资产方的,比如抵押 USDT 借出其他币,DeFi 协议要跟随资产方毋庸置疑。但从资产方的角度,这似乎是个难题。

我们用当前市值近 200 亿美金的 USDT 举例,发行方 Tether 不可能直接宣布由于另一条以太坊链的出现导致 USDT 发行量直接翻倍,而如果 Tether 将 100 多亿美金的 ERC-20 USDT 分配到两条链上,以何种比例分配又需要思考,而以太坊链上的资产方不是只有 USDT。大部分协议都支持多种资产,如果 USDT 选择以太坊 1.0,USDC 选择 2.0,协议方也不好办。

「资产方们应该会共同选择同一条链。」杨民道说。换句话说,生态内需要做出选择,选出一条真正可以继续被叫做「以太坊」的网络。

如果只选择一条链,维持原状似乎才是最优解。「分叉不会带走以太坊 1.0 的热度。」T 哥说。

身兼矿工、投资者、DeFi 项目 xDeFiLabs 创始人等数个身份,T 哥看不到以太坊 2.0 的优势,在他看来,现在的痛点是 Layer2 或者 Polkadot 可以解决的,如果他们解决不了,那以太坊 2.0 也解决不了。「我找不到人们会离开以太坊 1.0 的理由。」他说,「甚至我还投资了一个以太坊 ASIC 矿机项目。」

不同于比特币矿机,目前的以太坊矿机用 GPU 挖矿,性能越好的显卡,挖矿效率越高,ASIC 芯片这个概念,从没真正在以太坊生态中出现过。

但在以太坊 2.0 启动的同时,以太坊 ASIC 芯片矿机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发中。「比特大陆、凛炙、芯动,都在研发以太坊 ASIC 矿机。」知情人士告诉律动 BlockBeats,「制程以 14nm 或者 16nm 为主。」

矿工逐利,矿机生产商也一定是因为可以保证矿工有利可图才会研发 ASIC 芯片,以太坊转向 PoS 前还有两三年的 PoW 时期,矿工在这个时期内用 ASIC 挖矿可以有收益就足够,但换个角度想,如果矿机生产商已经判断了一台矿机的寿命只有两三年,那为什么还要耗费心血去研发一个全新的概念呢?

「如果有分叉,我一定支持以太坊 1.0。」T 哥的观点代表了绝大部分以太坊矿工。「当前还没有矿工让我们一定要提供 PoS 的服务。」喵叔说,「以太坊 PoW 的矿工和 PoS 的节点,目前看来没什么交集。」

那是谁在支持以太坊的 PoS?

PoS 的新生力量

跟很多人一样,以太坊爱好者李泽林认为以太坊 2.0 就是当前版本的迭代,要想提高以太坊自身的性能,就必须转向 PoS 为基础的系统。「即便存在不确定性,PoS 还是必要的一步。」

在他看来,虽然市面上已经有众多 Layer2 解决方案,但这些方案更像是系统「外挂」,「外挂功能再强大,也不能代表底层基础设施自身的强大。」

今年 11 月,以太坊 2.0 的启动成为社区关注的焦点,手里有数百枚 ETH 的李泽林考虑,既然自己已经决定长期持有以太坊,不如也参与到生态中做点事情,加上自己本身就有技术基础,自建节点、成为验证人参与质押系统应该不成问题。

准备工作很顺利,他还为此组建了一个以太坊 PoS 微信群交流心得。12 月 1 日 20:00,以太坊 2.0 网络创世块正式启动,过了 5 分 23 秒,李泽林的节点成功挖出自己的首个 slot,兴奋的他还在朋友圈晒出了截图。

推特上不少网友晒出自己已经成为验证人的消息

李泽林是幸运的,以太坊 2.0 启动的第二天,全网超过 600 个节点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遭到惩罚。这也是以太坊 2.0 被人诟病的一点,节点必须 24 小时在线,不管因为任何原因离线都会遭到惩罚。这也导致了节点服务商的兴起,因为个人能力有限,提供 24 小时在线且专业的节点服务商成了以太坊 2.0 网络中最活跃的群体。

但李泽林认为这不是不认可 PoS 的理由。根据他的经验,选择中国香港节点,而非内地的机器可以降低区块同步延迟的概率,设置备用机器等都是避免意外的方式。

「矿工们极有可能发起分叉。」作为 PoS 一派,李泽林也认可分叉发生的可能,但显然,他押中的是 PoS 链,「用户会选择以太坊的新链。」

他的语气,就像以太坊 1.0 的支持者押注 PoW 链一样坚定。

当然,可能出现的分叉离现在还很远,PoS 共识要经过重重检验,提案、讨论、概念验证、客户端实现、攻击场景验证等等程序,才能真正使用。甚至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网友们发现 PoS 在以太坊行不通,以太坊 1.0+Layer2 被全社区认可,经历了几年,共识重归一致,关于 PoS 的一切都是一场试错。

「以太坊到现在依然是最强的公链,不是技术有先发优势,而是共识和市场信心有先发优势,经过了这么多年,所有社区的人都可以拥抱以太坊在探索新方向上出现失败的可能性。」喵叔说。

The DAO事件、Parity钱包事件,到现在的DeFi黑客事件,以太坊用户已经接受了以太坊冒险的可能,同样,以太坊2.0也是一场冒险。这是一场涉及价值千亿美金生态、数万用户与开发者、区块链最强公链的大冒险。

如果大家希望更加深入的学习虚拟货币的相关知识,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的更加全面系统的知识,那么可以联系我们的官方客服进行详细的咨询和沟通。我们有行业最大的虚拟货币投资学习社区,社群中不乏非常多的职业玩家以及行业大咖,可以对大家进行更加深入的指导和帮助。快联系我们的客服申请加入吧。

不敌DEX市场考验,DeFi项目Paradigm Labs宣告终止

去中心化金融(DeFi)项目Paradigm Labs宣告终止,公司执行长Liam Kovatch昨(10)日声明指出,关闭原因最主要是“未能确定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以及“缺乏资金”。

据了解,致力为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开发流动性解决方案的Paradigm Labs 成立于2018 年,并于同年筹得一笔未披露金额的种子轮资金,曾获加密货币基金Polychain Capital、Dragonfly Capital和风投公司Chapter One Ventures 支持。

随着经营每下愈况只得忍痛吹熄灯号,Liam Kovatch 坦言,经过近两年的积极研究和开发,我们团队决定,若长期缺乏重大的产品市场契合度以及资源来寻求新兴机会,那么,我们为Paradigm Labs 设想的成功就不可能实现。出于我们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尊重,团队已在短时间内尽所能评估情况,最终决定关闭公司。

Liam Kovatch 续称,团队最初发现原始产品Kosu 这类流动性聚合协议无法适应DEX 迅速变化的市场结构,眼看团队费尽心力却转眼成空,自然使得Paradigm Labs 在转向第二个产品Zaidan 时,难免有些犹豫不决。他如是说,

当我们提出Zaidan 这一想法时,公司已无充分资金全力开发Zaidan 协议。

如今随着项目终止,Paradigm Labs 也将关闭ZRX 权益池,这是最初为Zaidan 提供营运资金而建立的。Liam Kovatch 表示,「接下来的3 个月内,团队的首要任务是确保项目和公司顺利关闭,当中最关键的是跟受影响的用户积极沟通,以及妥善进行后续收尾工作」。

教链(JLL)是什么币?JLL币上线交易平台数量和项目介绍

Jllone(简称JLL)中文名称是教链,是在以太坊平台上发行的一种加密货币令牌。JLL币今天的价格是$ 0.00007021,24小时交易量是$ 0.00。过去24小时内价格不变。它的循环供应为0个硬币,最大供应为2000亿个硬币。探索JLL币对块探险,如地址和交易etherscan.io。

基础链:Ethereum

总量:200,000,000,000 JLL

官网:http://www.jllone.com/

上架交易所数量:2家

CoinNew交易所:https://www.coinnew.io/

FUBT交易所:https://www.fubt.com/

JLL是什么币?JLL币中文名称教链,JLL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开源去中心化分布式教育产业协议。教链利用JLL智能协议,将区块链技术引入以教育行业,颠覆传统教育产业,打造全球首条教育公有链,其未来蓝图包括诸多教育领域分布式DAPP应用,一条教育产业公有链,一个人才内容去中心化交易所。

教链(JLL)社区部落

教链的整个生态由用户、认知讲堂、教链社区、挖矿和排行五大要素构成。用户构成教链社群,可以通过挖矿机制来获取教链代币,以及其他和教链有战略合作关系的其他项目代币。挖矿是教链代币获取的一种方式,也是整个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链社区中,有很多有趣的共建方式:教师以认知讲堂作为其个人及其教学内容的展示平台,将自己的教学相关内容上传至认知讲堂,社群用户可以用代币来为喜欢的教学工作者及其内容投票,也可用代币对教师及其内容进行打赏。社群会依据投票情况,为教师及其所传内容进行排名,促进其获取用户打赏以及社群激励。

教链(JLL)DAPP应用

教师和教培机构通过JLL协议实现其各类教学内容,如课程、书籍、音频等的上链认证,教培机构可以通过JLL协议及其认证,发现并购买教师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人才也可以享受经JLL多样认证的、由教师和教培机构所提供的各类教学内容。所有的交易、培训及教学内容信息均由分布式账本进行数据存储,企业可向人才发出验证请求,获取其在平台上所记录的各类信息,获取其教育相关的全面画像,为其用人选聘提供决策支持。

教链(JLL)去中心化内容交易所

基于教师个人IP内容的认证、管理、孵化及与出版社、教育机构、资本等主体的版权交易等。当上面这些交易达到足够量时,教链内容交易所也可得到推行。

教链(JLL)智能合约协议

教链公有链智能协议为共识,以“人才”、“教师”、“资本”、“用户”为分布,通过JLL协议,将IP内容、人才和资本转化为数字资产,同时进行新币孵化、投票。在用户获得收益的同时,最大化IP内容、人才和资本的价值,帮助其在教链的人才及内容交易所和生态内获得流动性。

JLL教链场景生态

教链JLL的生态建设从教育公链、内容交易、人才管理、版权保护、教育IP、教学服务、教育孵化和教育管理出发,利用分布式数据加密存储技术深度建设教链底层基础设施,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多方共赢教育新生态。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longfuchaju.com//zmt/15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x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