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开发和治理依赖于安全第一、理念一致的开发文化。我的评估是,在目前的配置中,一两个通配符的客户端团队或个人将很难以我们称之为“捕获”的方式改变路径或功能集,因为整个团队评估建议优劣的能力有限,并受限于自己的理念,以确定优先次序和前行方向。我担心的是这些情况的出现:新加入者与客户端团队中的其他人在“一致性”方面出现偏差,或者一些现有的、思想一致的客户端团队离开,或更多的客户端团队在未来几年内被思想不太一致的实体收购或创建。
多客户端精神和生态系统是以太坊的超级力量之一,通过引入众多的软件和视角,带来了更多的弹性、合法性和安全性。这是以太坊带来各种智力与思想的方式之一,也是使以太坊强大的主要反馈回路之一。我不建议为加入这种非正式的客户端团队进行限制。相反,我建议保持大门敞开,并在未来几年明确地欢迎更多高度统一的客户端团队加入。当我们在做这件事时,如果能同时加强以太坊客户端团队在地理和管辖地区的多样性,就更好了,因为目前全球仍有一些代表度过高和过低的地区。深化全球客户端的代表权将使以太坊更有弹性,同时进一步扩大其智力源泉。
四、固化
比特币已经玷污了固化的概念。固化的比特币被以太坊社区视为无用的协议,被一群人以宗教般的狂热维护着,凡是不美化比特币的完美性或不贬损其他设计的理性路线,他们都不遵循。这确实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是由于被固化的事物(在这个例子中是比特币)的特殊性,还是由于固化行为本身。我的直觉是,宗教性的反智主义源于比特币的不足。比特币协议不足以满足它的要求,因此它的支持者的理由已经变得扭曲,以支持它固化的状态。
我相信,一个足以完成其任务的协议(在我们的例子中,安全、可扩容、容量足够)可以对其结果的固化进行连贯的论证。因此,周围社区不需要陷入宗教狂热来捍卫这个选择。此外,在我们的案例中,我相信固化协议所支持的层的流动性和可扩容性,使社区可以对更高层次进行探索和优化,从而保持智力上的参与。
也就是说,一些社区成员担心,如果没有一个不断发展的协议,以太坊将失去它的魅力,不再受知识分子推崇,许多使它如此特别、如此有活力的事物也会失去光泽。我认为,只要第二层提供足够丰富的支持,我们就可以获得利益——在安全基础上固化,同时仍然支持在生态系统中更高层次上进行活跃的智力探索和优化。至少这是我们的梦想。
4.1、固化是愚蠢的吗?
但是,固化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吗?这在以太坊的背景下是否真的可以实现?而固化究如何才能是有用的?固化必须是绝对的,还是我们可以“比较固化”以获得大部分的价值?最后,足够的固化意图是否足以保护我们——迫在眉睫的固化威胁是否使进程保持在关键路径上,确保实现对齐,并加强反抗特殊利益集团和捕获的免疫系统?
我确实担心,在任何比较近的未来内实现固化都是不现实的。因为还有一长串的升级和安全改进仍待完成——分片、PoS进化(SSLE,PBS等)、安全改进(SSLE,监护游戏,执行证明等)、无状态、ZK-EVM、抗量子密码学等等。考虑到手头任务的复杂性和一般的上线速度,所需时间不会少于5年,甚至是10年,我担心密码学的进步以及新出现的问题有会使这个列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断增长和变化。
那么,如果这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变化的速度是否至少会减缓?也许对固化更有效的定义是,它是一种趋势,而不是最终结果——要越来越困难、需要更多的理由、努力和时间才能将任何变化纳入协议。协议不会真的固化,我们能做的最大努力就是一直与固化对话。如果我们总是试图进行固化或处于更固化的状态,而不是总是期待、渴望或寻求改变,那么固化的对话就会偏向于变化怀疑论。在足够的怀疑主义可能足以保护协议,即使在协议(缓慢)演变的过程中。
在今年的反思中,我开始相信这种与固化的对话不仅是我们能做的最大努力,而且是在无法预测的未来,确保以太坊不会局部发展受制无法应对未来的方式。但我也相信,固化者——那些偏向于放慢速度,偏向于只在绝对必要时改变某些组件,害怕复杂性增加和变化会对上层产生影响的人——在今天的核心L1进程和更大的社区中都是极小部分的存在。
这种阵营和想法还没有强大到成为协议中必要的免疫系统。虽然这个阵营中有许多受人尊敬的发声,以确保最低限度门槛的存在,但在未来几年内,必须阐述清“趋向固化的协议”的论点和优点,从而在这个复杂、不断变化的的关键时期,天平不会向另一个方向倾斜太多。
4.2、L2与以太坊的对齐
以L2为中心的路线图的好处之一是,它允许L1将各种设计决策(跨域通信、虚拟机选择和优化、并行化、状态管理等)交给“市场”,而不是费尽心思挑选和实施特定的(而且很可能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这个位于Ethereum L1之上的思想市场,不仅可以在短期内找到好的解决方案,而且可以在未来几十年内适应世界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求。需要并行化吗?可以试一试新的L2。
想要一个更好的虚拟机以支持必要的形式验证?L2可以适应这种变化,或者新的L2会出现。这种反固化位于相对固化的基础层之上,确实两全其美。
至于这个市场的健康状况——以太坊L2生态系统做得还不错。一些不同的optimistic EVM路线正在进行中,许多不同的EMV兼容/等同zk-rollup正在竞相上市,还有一些奇特的更实验性的rollup从边缘涌现(比如Fuel)。一些人认为,这种探索已经有点陷入困境——只关注于EVM——希望能有更多脱离L1结构的戏剧性变化——Solana-rollup、高度并行化rollup等——但是市场仍然可以适应当前一些想法的成功或失败。EVM似乎是一个护城河,在护城河里面,大多数人都在建造。
鉴于所有的鸡蛋都在L2篮子里,我担心的一件事是L2的对齐,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有两个主要问题——(1)L2是寄生的,最终会分叉成为L1;(2)L2是以太坊的标准,用户在这里互动,但不相信以太坊的价值观——去中心化、抵抗审查制度、支持公共物品、激进的合作等等。
前者更像是一个存在性问题——被锚定在以太坊安全区上是否真的有价值?这基本上是L2路线图的论点——这些继承了以太坊安全和原生桥接的可扩容环境对用户有价值,因此对构建和维护它们的开发者、公司和社区有价值。
我相信这个论点——实现足够的加密经济安全是很难的,在日益竞争性的环境中,大多区块链将不可避免地无法达到足够水平。密码经济安全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是体现这些系统持续经济需求的函数。因此,虽然我确实期待一些L2“放弃”以太坊并试图离开——一些可能会成功,另一些会失败——但我不相信这些会大规模发生,而且少数L2离开并不会打破加密经济安全即服务的理论。
至于(2),我有更多的担忧。L2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绝大多数用户的主要接触点。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将存在于L2中,与L2互动,在L2之间搭桥,因为这些L2既安全又实惠。因此,L2成为以太坊的门面。这种方式也许是安全的,但是否是去中心化、抗审查、坚持以太坊的价值观、激励世界不断地重新想象自己的?在这一点上,这些问题的答案显然不是肯定的。
风险投资公司踏足L2领域,代币在任何地方被随意地分配给内部人员,大多数治理模式是财阀式的,不经通知就任意升级。更不用说大多数L2在他们的安全模型中做出牺牲,才能走向市场,希望不断迭代实现去中心化(例如,没有欺诈证明,单一序列器,不明确的紧急退出机制,等等)。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平衡。L2可以且希望在广告和业务发展方面倾注更多的精力,与在这一领域非常激进的alt-L1竞争。这使得以太坊L1在这方面保持中立,而上面的层级则尝试众多的获客和入驻技术。但L2是否会默认保留以太坊的品牌、价值和灵魂,答案并不明显。
对健康的L2生态系统进行管理至关重要,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做到 —— 研究和促进安全的结构、实现L2的价值(让其展现本质,而非被描绘的样子),在可能的情况下对L2的治理风险、安全权衡、不良的代币分配、价值调整和其他新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而且,我们不能只关注负面的东西,还要庆祝积极、安全、一致的部分。今天的以太坊社区在制定规范方面拥有巨大的力量,这些规范将定义L2运动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情况。我们必须确保L2不仅继承以太坊的安全性,而且继承其合法性。
小结
这篇文章是作者对事情的极其短视和偏颇的看法。还有许多问题、甚至许多成功案例,是本文作者没有意识到,或没有时间写入本文的。
简而言之,以太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社区建设核心基础设施、社区分层扩容,以及社区建设都取得了惊人的的结果。但是,仍然存在重大挑战与巨大的风险。
以太坊仍生机勃勃。请为保持这种状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longfuchaju.com//ylsh/6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