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yearn.finance Medium 翻译:闵敏
稳定币
在讲解下一块内容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稳定币。
为什么1 USDT 价值1 美元?简单来说,如果我持有1 USDT ,我可以可以找发行方Tether 将1 USDT 兑换1 美元。因此,如果USDT 的价格跌至0.9 美元,我就会想方设法购买USDT ,并将它兑换成1 美元来套利,直至其价格回归1 美元为止。如果USDT 的价格涨至1.1 美元,我就会想方设法用美元来「铸造」USDT ,从中套利,直至其价格回归1 美元为止。
同理,USDC 及其发行方Circle ,还有TUSD 及其发行方Trust 也是如此。
那么DAI 呢?DAI 是由ETH ,而非美元背书的。我们可以提供价值100 美元的ETH ,然后铸造价值100 美元的DAI(实际上只能铸造价值66 美元的DAI ,这是清算系统用来维护DAI 价格稳定的方式,但是简单起见,假设担保率是100 % 。)
如果1 DAI 的价格是1.1 美元,我们就可以使用ETH 来铸造DAI ,然后再用DAI 换回ETH 。假设你之前使用价值1.5 美元的ETH 铸造了价值1 美元的DAI 。现在,这个DAI 的价值变成了1.1 美元,你可以将它兑换成等值的ETH ,这样依然比你的质押品价值低了0.4 美元。(这就是为什么DAI 有时会与美元脱钩)。
解决上述问题很容易,不是吗?只要我们能以价值1 美元的ETH 铸造价值1 美元的DAI 就可以了。这里的问题在于ETH 本身俱有波动性,如果ETH 的价格下跌1% ,整个系统都会不稳定,因为没有足够多的ETH 能偿付DAI 。
这就是为什么Tether 等公司会惹上那么多官司。Tether 称其发行的USDT 是以美元1:1 足额背书的,也就是说,如果所有USDT 持有者同时要求Tether 兑付,Tether 能拿出足够多的美元吗?这是确保系统稳定的关键问题:当所有人要求兑付时,系统始终可以提供足够的基础资产。
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稳定币(我们知道,同类稳定币够多了,但是从技术上来说,我们的不一样)。我们设计的是AMM(自动做市商)转账机制。
每当我们创建一个新的uniswap 流动性池时,都需要提供等价值的两种代币。假设你提供了价值1 美元的BAT 和价值1 美元的ETH 创建了一个BAT/ETH 流动性池。这时,有人提供价值1 美元的DAI 和价值1 美元的ETH 创建了DAI/ETH 流动性池。如果你想使用BAT 兑换DAI ,就要先在BAT/ETH 池子中将价值1 美元的BAT 兑换成等值的ETH ,然后再到DAI/ETH 池子中兑换成等值的DAI 。
在上述示例中,ETH 只起到了价值转移的作用。只要1 ETH=1 ETH ,则价值1 美元的BAT=价值1 美元的DAI 。
引入了价值转移资产后,我们就可以做一些有趣的事情了。假设你提供价值1 美元的BAT 给这个新的AMM 转账机制,就可以创建出等价的价值转移代币。如果有其他人提供价值1 美元的DAI ,也可以创建出等价的价值转移代币。
接下来就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1. 我们只需要提供一种代币的流动性2. 价值转移代币的价值等于系统中所有代币的价值总和3. 如果交易者为这个系统注入了更多A 代币,就要取出同等价值的B 代币,从而遵守规则2 。4. 如果价值转移代币的价值高于系统中所有代币的价值总和,交易者就面向该系统出售价值转移代币,并取出其它代币,从而遵守规则2 。
我们已经上线了这个名为Stable AMM 的流动性提供系统。该系统能够在保证内部稳定性的同时,获得更高的收益。
如果大家对于区块链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比价感兴趣,希望找到靠谱正规的区块链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话,那么可以更深入的咨询我们的官方客服,同时可以免费申请加入我们的官方社群,群里都币圈区块链经验丰富的职业玩家以及行业大咖,可以帮助大家解疑答惑,共同进步,币圈掘金。
比特币是区块链的什么,比特币和区块链的关系是什么?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比特币的定义:比特币的概念最初由一个叫中本聪的极客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并于2009年1月3日正式诞生 。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虚拟的加密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并且目前的比特币在数字货币交易所可以购买、出售,以及与其他币种进行兑换。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比特币就是互联网货币的完美形态,因为它的快捷、安全以及无国界的特性。比特币也作为参与者之间的价值储存和传递.比特币与传统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加密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流通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当然比特币并不是区块链,而是区块链在数字货币领域的一项成功应用。随着对区块链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场景也在不断丰富,场景已经远远不止数字货币,比如百度超级链在司法、版权、医疗等领域均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和落地案例。
1.比特币为什么有涨跌呢?
第一比特币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有买卖双方,买的多就涨,卖的多就跌的自由交易原理。
第二现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对比特币是否“合法”,能否“接纳”没有统一,所以在比特币的《非法》《不接纳》的国家会因政策影响价格。
2.区块链又是什么呢?
定义: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
我们举个例子说明就会好理解了。村长老王有一本账簿,里面记录了村子里的每一笔钱,谁都别想跑,老王就是中心化。
如果我把钱借给你然后通知村子里所有的人,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账簿,谁都别想跑,这就叫做去中心化。
村支书老王德高望重,带领我们不容易,我们给了他绝对的权利,他也掌握了我们所有人的账簿,我们把钱都存在老王那里,这就是我们过去对中心化的信任。
不过最近村民们都在反映几个问题:1.老王年纪已高,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们那本账簿怎么办?2.村里最近经常有小偷出现,万一偷了老王那本账簿怎么办?3.老王爱财如命,每次找他记账都要收取我们手续费,而且一年比一年高怎么办?4.老王掉钱眼里去了,爱财如命,万一把我们的钱都拿去做投资了,我们都去找他要钱,他拿不出怎么办?5.老王掌握了我们所有人的个人信息,万一他把我们卖了怎么办?还有6、7、8、9 有的说老王记账速度慢转个钱要好几天,有的说老王一生病经常找不到人,以上这些都是中心化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3.去中心化呢?
所以有一天村民们聚集在一起开了个会,给每家每户都发一个账簿,任何人之间转账都通过大喇叭向全村的人通告,收到通告后每户村民都在自己的账簿上记录每一笔交易记录,这就是目前去中心化的概念。
那在这种情况下万一有一天老王的账簿弄丢了,没关系,老李、老刘、老张、老赵····他们都有一个备份,那账簿到底安全吗?当然安全,就算换100任村支书,只要家家户户都有这本账簿,那里面的钱就是你的。
那这本账簿到底属于谁呢,它是属于我们整个村子的。大家可以这样想象一下账簿上的每一页纸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区块,而所有的这些记录的纸张合在一起形成的账簿就是区块链。
大家选出的德高望重的多个成员来记账,这样就节省了家家户户都记账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4.我们付款后卖家不给我们发货怎么办?
定义:这个是区块链分布式记账可以解决的问题!
举个例子,4个人打麻将,以前是每局输赢结一次帐,现在改成每个人一个账本,每局胡牌的人先记账,其他3人确认后抄到自己的账本上,最后统一结算。账本公开透明随时可以查看,记错账记假账,胡牌的人就拿不到钱了。
5.什么是分布式记账数据库?
定义:分布式账本是一种在网络成员之间共享、复制和同步的数据库。
举个例子,大家日常用的群,一个人在群里发条信息后,这条信息被群里的每个人都记录了下来,即使你后来删除了这条信息,其他人的手机照样还是存储了这条信息。
6.我为什么要给你记账和存储呢?
定义:这个是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可以解决的问题。
举个古代的例子,国王嫁女儿,就是公主了。举办了比武招亲大会,谁赢得第一谁娶公主了,娶了公主就是驸马了,一步登天,荣华富贵享用不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屌丝逆袭,财富自由了还成了贵族。我们把比武改成解一道非常难的数学题,谁都可以参与,谁先算出答案,谁娶公主。
记账比喻成第一个答对题的人就赢得记账权,然后国王昭告天下,你就是驸马了。公主就是记账的奖励,这就是共识机制了。
举个现代的例子,电视节目上的答题大赛,官方出题参赛选手每答对一道题就加10分,这个分数就是给答对题的奖励,这个奖励在区块链里就是加密货币了。所以有了奖励自然大家会愿意记账和存储了。
7.区块链有哪些落地的应用呢?解决了什么痛点呢?
行业上有一句话,“区块链是信任的连接器”,区块链本质上是解决信任的问题。就百度超级链来看,已经与金融、版权、司法、医疗、电子政务等10+领域探索,诞生一些有示范价值的标杆案例。这么说有些抽象,我举个百度超级链已经落地的“版权+区块链”案例来说明。
有一位摄影师,他在网络上发现自己的图被盗了。于是他要进入艰难的维权。第一,去公证处,由公证员固定网上的侵权证据;第二,到当地版权局做申请;第三,在工商部门查清盗图者企业;第四,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去找盗用单位约谈和解,或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书两种。这一套流程下来,差不多要花1年。得到的赔偿可能也就百元。整个流程很复杂的原因是,全流程是不互信的,公证处、版权局等出示的材料,很可能被造假,每一个环节都要对材料进行反复核查和验证。
以上不互信的问题,用区块链就可以解决。2018年底,百度超级链与北京互联网法院联合推出区块链司法系统“天平链“,版权信息会被存储在区块链上,直接同步给法院,避免其中存在的各环节造假,维权时间从1年缩短为1个月。前段时间,百度超级链就用区块链帮助一位摄影师维权,不用跑各种流程、拿各种证明,就实现了在法院一审判决中胜诉。
那跨国转账来说吧,父母要把钱打给在国外留学的孩子,有2种方式,一种是你找一家银行他们有海外分支机构,然后你汇款的账户和收款账户必须在是这家银行开户的,一般24小时左右到账,手续费也很高。
另一种是你随意找一家银行打钱过去,那需要1-2个月时间到账,中间经过很多支付机构,非常繁琐,手续费非常之高了。
在去年6月全球首个区块链电子钱包,在香港上线,就是香港版的支付宝,第一笔汇款从香港到菲律宾只需要的3秒时间,手续费可以忽略不计。
矿池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挖矿方差很重要?
矿池为什么会存在?在比特币中,矿工加入矿池有两个理由。一个是避免运行完整节点的麻烦——这个可通过要求矿工将区块链可恢复性证明包含在内来缓和。二是减少他们挖矿回报的方差( 方差 :用来度量随机变量和其数学期望之间的偏离程度)。
但为什么方差如此重要?毕竟,从统计学角度,最终都归结为相同的预期。人们真的如此厌恶风险吗?
一个矿工控制挖矿算力中的一部分p,从而获得挖掘每个区块的相应概率p。这个服从伯努力分布(译者注:伯努利分布,Bernoulli distribution,是一个离散型机率分布,又名两点分布或者0-1分布,若伯努利试验成功,则伯努利随机变量取值为1.若伯努利试验失败,则伯努利随机变量取值为0.记其成功概率为p,失败概率为(1-p)),方差=p(1-p)。由于所有的区块都是独立的,因此在一年中有365天×24小时×6个区块,年方差就是365×24×6×p(1-p),与此同时,预期回报是365×24×6p.
相对标准偏差是方差平方根除以预期回报,也就是:sqrt[ 365×24×6×p(1-p)] / (365×24×6×p)或者sqrt[1/p-1] / sqrt[365×24×6] ~ sqrt[1/p-1] / 229.26
如果你控制网络中10%的哈希算力,那么你的年相对标准差就是1.3%;仅掌握1%的算力,相对标准差就是4.3%;掌握仅仅0.1%,那么相对标准差就是13.8%;对于一个仅仅拥有0.01%算力的弱小矿工(提醒你一句,这个矿工每个月仍然有11个比特币的回报),年相对标准差会提高到43.6%。
但是那又怎么样?为什么不冒一冒险?
原因当然是因为挖矿的成本是固定的(mining costs are fixed)。因此一个矿工必须比较这个回报与他预期回报的相对标准差。一个矿工,想要获得10%投资的预期回报,控制0.19%的哈希算力,将会使他有16%的概率在年末亏掉他的钱。
一个人能够计算这两个数字的比值,这被称作夏普指数(用以衡量每单位风险所能换得的平均报酬率)。利润率应该算出来列在那里,但反正它趋近于0.
如果夏普比率降低,风险-回报比将变得没有吸引力。达到某一时刻时,对矿工来说去股票市场投资比尝试挖矿更有利可图。
最大的矿工比他的竞争者们受益于更高的夏普指数。因此,他们受到激励去追加投资到挖矿中,压低其他人的利润(pushing the margins down),然后把竞争者们挤出市场。
这是不是意味着挖矿业注定要被垄断者统治呢?未必。解决方案就是就是让矿工把风险外包,而不是把挖矿外包。这就是p2p挖矿所能达到的。p2p挖矿就像是一个分散的承保人,在矿工的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之间提供一种掉期交易(swap)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longfuchaju.com//chuangye/qiuzhi/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