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EP:
上述文章咱们看到了比特币更像是数据资产而非货币,Libra建立了美好的使命愿景,并具备了货币的特征属性,但其脱离国家主权和法币的独立运行机制,隐约有种新帝国形态(听起来夸张,毫不夸张。原力可以是天行者,也可以是西斯),受到了监管挑战和主流主权国家的抵制。因此其2.0形态,已经向法币靠拢,那为什么说他有点学咱们DECP呢?因为DECP就是法币,与人民币纸币一样,只是电子形态的法币。
DCEP简史和货币特征
DCEP最早是2014年由时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提出(比Libra早),2017年末,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组织部分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和有关机构共同开展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的研发,DCEP是一种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它不依赖现有银行账户体系,代替一部分M0现金。采用央行和商业银行(及部分参与机构)的双层运营保障体系(和目前人民币保持一致)。去年穆长春司长的公开课表示DCEP为法定货币,较目前在行的电子账户相比具有更好的信用背书,并可以进行双离线交易。
让我们梳理一下数字货币的关键词:
- 一种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
- 不依托现有银行账户体系。
- 代替一部分M0现金(纸币共存使用,M0释义参见文后tips)。
- 没有利息。
- 政府背书。
- 双离线交易。(带手机就行,未来可能不带手机也行)
DCEP是和人民币纸币一样的法币,是以中国主权为信用背书的数字形态货币,简单点说中国5000多年历史,货币从贝壳换成金属,金属换成纸币,纸币换成数字币啦。它依然具备货币的基本特征:
- 交易媒介:作为法定纸币的数据化形式,公民形成共识。
- 价值贮藏:以国家信用为价值支撑。
- 记账单位:与法币一比一价值度量。
DECP运营模式-准备金制度双层运营体系
- DCEP发行主体:由央行发行,属于法币具有无限法偿性。
- DCEP采用双层运营体系:采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双层运行体系。
- DCEP价值支撑:与人民币等价挂钩,是纸钞的替代,替代一部分M0。不会对现有的资产产生大幅影响。
- DCEP技术体系:坚持中心化管理,技术中立性,不预设技术路线,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和创造性。
- DCEP监管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追踪落实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系列监管要求。
央行为啥推进数字货币的研究和应用呢?
1、成本维度:纸钞、硬币的发行、存储维护成本高,携带不方便,同时,技术上已经具备数字货币发行的基础。
2、保护我国的货币主权和法币地位。这个前文讲过,不用多说了。DCEP还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政策,为人民币跨境流通提供便利基础,同时提高反洗钱、反恐融资方面的能力,降低了监管成本。
3、保护公民投资消费权益。即使没有Libra这样的超级货币,除比特币以外,过去几年一票币圈圈钱欺诈投资者的情况频频发生。而我国国情上,人口众多并逐步小康,投资者群体增多,意识崛起,风险识别能力有限,抗风险能力不足。适时的补充法定数字货币可以疏解风险,增强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可编程执行智能合约)
4、满足公众在使用电子账户方面匿名支付需求的缺失。
5、新冠疫情加速数字货币的布局,去年底以来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截止4月19日已在全球累计感染超过200万人。与此同时各行各业都向全线上转移,提供非接触服务,DCEP就是人民币的非接触服务,因此更是势在必行的战略布局。
DCEP的实现路径
这里笔者发下,根据去年9月份的理解,推测的可能交易场景的实施路径,重点关注在用户与双层技术体系的信息流、资金流和双离线的实现,不涉及具体技术,欢迎各位专家共同探讨和指正。
基于DCEP与账户无关、双离线等纸钞特质,可能通过三种模式与用户触达实现。独立钱包模式,参与者APP钱包模式,生物识别模式:
一)、统一标准的独立数字钱包APP。
1、用户通过商业银行等参与机构下载DC/EP数字钱包,数字钱包包含数字货币授权及验证功能。
2、数字钱包允许用户通过最小验证集(手机号)使用数字钱包(小额钱包)。
3、用户A通过数字钱包客户端将DCEP转给用户B,B客户端验证数字货币有效性完成交易(验钞),数字货币转移至B客户端权属下。(网络在线通讯、NFC或蓝牙离线通讯)
4、客户端向对应申请的商业银行上送交易信息、账务信息和货币权属信息(离线状态下可本地记账,待上线后生送后台,在线状态可采用后台验钞模式同步上送信息,下同),商业银行同步信息给央行数字货币系统。不同银行间通过人行系统进行每日资金头寸划拨。
二)、集成在手机APP的钱包插件(亦可以是非手机受理终端)。
1、用户通过商业银行下载包含DCEP插件的手机APP,插件包含数字钱包授权及验证功能。
2、手机银行APP基于开放用户体系,允许通过最小验证集(手机号)使用数字钱包(小额钱包)。
3、不同机构的手机银行APP,可通过通讯(网络在线通讯、NFC或蓝牙离线通讯)交互进行DCEP的交易,数字货币转移至接收方APP权属下并由本地钱包插件验钞。
4、银行APP向对应商业银行上送交易信息、账务信息和货币权属信息。商业银行同步信息给央行数字货币系统。不同银行间通过人行系统进行每日资金头寸划拨。
三)、基于生物识别的线下消费应用。
1、DCEP通过生物识别方式绑定用户身份(人是DCEP的载体[APP,NFC手机载体],DCEP与人身份ID后台绑定)。
2、受理设备在线向银行或机构后台验身核钞,离线情况下,终端通过预装SE验钞,先记账后扣款。
3、在线后通过商业银行或参与机构后台数据上送交易信息、账务信息变更货币权属信息。商业银行同步信息给央行数字货币系统。不同机构间通过人行系统进行每日资金头寸划拨。
4、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信用体系加成,控制伪造,双花或余额不足等差错处置。
目前通过媒体披露的几家内侧截图已经让我们可以看到DCEP的第二种模式下的初步形态,相信通过央行和参与机构不断对信息通路和受理环境的改善,我们很快可以在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参与数字货币的实践。
四、DECP的试点发行影响
朋友们一直问,DECP会有啥影响,对商业银行有什么影响,对支付机构支X宝、X信会不会冲击,运钞工会不会失业等等。最近央妈发声表示,这个内测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数字人民币目前的封闭测试不会影响上市机构商业运行,也不会对测试环境之外的人民币发行流通体系、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带来影响。
即便真正推广,笔者认为通过上面DCEP的简介,我们可以看出它只是法币的另一种形式,从运行体系到发行模式都和纸币类似,没有突破现有的经济运行体系。况且央行目前在小范围内测和试点,后续工作应该也会稳步有序的推进,所以短期内不要期待什么颠覆。央行是货币的发行监管部门,不会参与到实际经营和运作中,它只是提供了一种更为方便、快捷、便于监管的工具。这个工具和纸币一样每一个企业、机构、个人都可以使用。作为从业者,运用好央行提供的工具,将工具融入到业

还有什么影响?介绍Libra留了个底,就是Libra白皮书2.0的方案会使Libra通过美国的审核么?额,我感觉这几天的热度可能有利于Libra的推进。近30亿用户啊!全世界一半的人口,这个威力不可想象,望美国监管且行且珍惜吧。
结语
DCEP对于咱们普罗大众大可不必过于兴奋或担忧,技术终究是技术、工具不会改变什么,主要看用在谁手里,发挥什么作用。尤其是之于你我,普世众生一点还是多担心担心Libra吧(它要是通过了,世界可能要进入新形态了)。
附录:DECP、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的特征和对比
Tips:M0、M1、M2
M0:流通的现金,指在银行体系以外,单位及个人的现金之和;
M1: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
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
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
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longfuchaju.com//chuangye/gushi/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