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终的目的都是吸引散户或机器人进来参与 Bid,散户是因为地板价飞速上涨带来的 FOMO 情绪,机器人则是爬到了其较高的交易量。在 Bid 墙达到了项目方的预期厚度后,他们便会马上把自己的 Bid 撤走,然后将手中的 NFT 卖给这些出价的散户和机器人。
伴随更加充沛的流动性,市场也迎来了更险恶的交易环境。据一位 Bid 参与者透露,上述这类项目在 Blur 一期空投期间非常普遍,他自己也被割过很多次,「如果机器人是根据 Blur 热度榜去找合集进行投标的话,那遇上这种项目的概率基本上是百分百。有天晚上我睡着了没有盯盘,结果醒来一看机器人里钱全没了」。
甚至有时,这种情况还会发生在 Cool Cats、Art Gobblers 等着类有一定社区基础的项目上,就比如此前 Franklin、凹凸世界的地板画门,许多 Bid 参与者都在价格的暴涨和暴跌损失了大量 ETH。因此在挂单 Bid 之前,用户一定要认真了解 NFT 项目的相关信息,比如 OpenSea 上的交易活动、独特持有者比例,以及 Blur 上近几天的 Bid 活动和交易活动等,如果少有卖出行为,但 Bid 墙却在不断累积,则需要额外注意风险
当然,在波动性加剧后我们也需要开始培养一些新的习惯,比如实时关注 NFT 地板的价格,以防止自己正在「吃低保」的 Bid 被动成交,我们可以使用 Discord 上的 SnipeNFT 或者 Telegram 上的 Etherdrops 提示机器人来进行实时跟进。另外,在向 Bid 池充值 ETH 前也需要先确保自己没有因资金不足而停用的 Bid,防止放入 ETH 后此前 Bid 被激活,然后高价买入 NFT 的情况。
散户鲸鱼谁是赢家,NFT 市场变得更好了吗?
PROOF 研究总监 NFTstatistics.eth 所发布的数据显示,自 2 月 15 日(Blur 开始第二季空投活动)至 3 月 1 日,前 10 大 Blur Bid Farmer 的交易收益均为负数。
图源截自NFTstatistics.eth
与这个数据形成呼应的是,Blur 总成交量的 20% 仅由 17 个钱包地址贡献,50% 仅由 292 个钱包地址贡献。Blur Bid Pool 中,存入 ETH 量前 1% 的钱包贡献了超过 73% 的池内总额。鲸鱼们似乎如此笃定 Blur 的第二轮空投能够覆盖掉所有他们在「Bid War」中付出的成本,以至于曾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做做市商的 @ShaneCultra 说,「Blur 上的 Traders 称不上做市商。他们只是认为 Blur 空投的利润会覆盖他们的交易损失就卷成龙卷风,而不是在他们的 Bid 与 List 价格中保持一个用 $BLUR 去衡量的合理价差」。
在鲸鱼活跃的项目上,散户得到了以往求之不得的「梦幻套餐」——最低 0.5% 的可选版税、0% 的平台手续费以及更低的滑点与更好的深度,似乎这一次散户和鲸鱼一起赢了。但是,「梦幻套餐」实质上是鲸鱼们为了追求 Blur 空投的潜在利润,以交易磨损的方式为散户们提供的「付费服务」,这样的快乐会长久吗?此外,@takenstheorem 对截止 2 月 14 日的 10 万笔交易进行了分析,Blur 有 80% 的成交量集中在排名前 24 的项目,而 OpenSea 的 80% 成交量则分散在排名前 90 的项目,Blur 正在让大户与大项目变得更强。对此,麻吉说,「不要怪 Blur,只是你的项目垃圾」。对广大的中小创作者群体来说,这个说法真的公平吗?
NFT 有着 FT 一般的流动性是 NFT 玩家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但现在我们到底是在追求更好的流动性解决方案,还是已经把 NFT 的流动性作为了 NFT 的最大价值?
NFT 要有 FT 化的体验,但绝不是在价值逻辑也向 FT 靠拢。流动性解决方案是 NFT 市场的「催化剂」而不是「原材料」。NFT 市场的泡沫可以被放大,只是需要落地的应用场景、踏实的品牌发展以及不断更新的发展叙事让泡沫稳稳落地。
这些方面,真的有在不断前进吗?或者说,真的有在被关心吗?如果没有,「原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催化剂」而生的泡沫,真的让 NFT 市场变得更好了吗?当一个 NFT 基础设施用 Token 激励取代 NFT 项目的吸引力成为流动性的「发动机」,当中小创作者在这个市场里变得愈发步履维艰,我们应该感到一丝危险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longfuchaju.com//chanye/rgzn/6237.html